6月4日23时许,随着最后一方沥青摊铺碾压的完成,由浙江交通集团交通资源公司下属交工养护公司养护的舟山跨海大桥之一、甬舟高速公路(G9211)的主要组成部分——桃夭门大桥本年度钢桥面铺装修复工程全面完成,也标志着舟山项目部本年度施工难度最大,技术要求最高,工艺流程最复杂的综合性养护工程的顺利完工。
桃夭门大桥跨越桃夭门水道,连接富翅岛和册子岛,是我国舟山大陆连岛工程的重要一环。大桥于2006 年通车,全长888m,桥面宽27.6m,为双向四车道,属于钢箱梁斜拉桥,其中钢桥面长度为580m。经过近6年的使用时间,目前桃夭门大桥的最主要显性病害为重度车辙、龟网裂、集料磨耗以及钢混连接处破损,其中车辙病害为主要病害,病害面积约占总破损面积的80%。
项目部计划于5月30日开始对桃夭门大桥进行封道施工。施工主要内容为3020㎡的钢桥面结构修复。钢桥面是大桥的主要受力面,其结构复杂,要在原来的面层上进行修复总共要涉及铣刨原铺装、挖机凿除、人工铲除、抛丸除锈、涂布防水粘结层、摊铺环氧沥青层、涂布粘结层、摊铺高粘高弹SMA等多项施工内容,工程精确度极为严苛,且每一项施工内容环环相扣,施工工期却仅有12天,施工难度可想而知。
为此项目部分两步走,第一步:线下演练。由于挖机凿除和人工铲除环节耗时多,对钢桥面扰动大,项目部线下组织施工人员模拟现场施工,用挖机凿除和人工铲除的方式进行一次次演练,针对预先设想的问题和演练中出现新的问题召集相关人员进行逐一攻破。第二步:强调安全。本次施工属于连续24小时封道作业,大桥车流量密集,施工安全是项目部首要考虑。除制定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和专项应急预案外,项目部对所有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再培训,不断强化安全意识,此外还多次组织召开施工协调会,动员业主、高速交警、路政、监理、急救、专家人员等多方力量,不断完善安全方案,全力确保本次施工安全、顺利进行。
5月30日凌晨3点半,项目部安全科带领封道班组出发封道,在1小时时间内,完成了2.5公里的路面封道工作,随后施工布设紧随其上,为使夜间施工场地及社会车辆安全,项目部在上游过渡区内增设LED灯带、爆闪灯、鱼雷灯、激光灯、电子导向牌、声光警报器等设施,极大提高了夜间施工的安全性。5点整,大桥施工工作正式开始。
随着施工的不断推进,6月2日,在摊铺环氧沥青层这个施工难度最大的环节时天气突然下起了雨。环氧沥青对温度和时间要求极高,从拌料、出料再到运输、摊铺、碾压,整个过程需要在两小时内完成,且各个环节必须做到高标准执行,稍有不慎环氧沥青就会失效作废。为抢工期、保质量,项目部将已经准备好的防雨材料对路面进行全封闭防水工作,大雨倾盆而下,现场带班领导、施工员集体上阵,冒着大雨将所有防水工作在第一时间完成,保护了新浇筑的路面。根据天气预报下午1点多天气就会放晴,全员穿着湿透的衣裤决定继续在施工现场严阵以待。下午1点40分,天气放晴,20台吹风机、各类吸水设备、40名施工作业人员迅速行动,对路面进行吸水烘干,14点47分,第一辆料车从拌合楼出发,18点47分2台钢轮压路机,2台皮轮压路机结束碾压,整个长达580米的路面热拌环氧沥青混凝土EA-10施工结束,仅耗时4个小时。
6月4日,正值周末来临之际,大桥车流量急剧增多,达到了1200车辆/小时,给施工带来了极大的安全挑战,且正是对钢桥面进行高粘高弹SMA摊铺工作,现场施工机械及作业人员数量较多,为此项目部当即决定增加水马和路锥的同时,加设置封道巡查点5处,及时引流超宽超限车辆,进一步缓解大桥通车压力。中午12时,天空又下起大雨,在有了上次经验后,现场人员指挥有序,防水防雨工作有条不紊,直至15时雨停,18时整开始钢桥面沥青摊铺工作。施工员们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各个抖擞精神,奋勇向前,不喊停、不言苦,虽至深夜,现场依旧热火朝天。当天23点许,施工现场一片欢呼,整个大桥的钢桥面铺装改造工作圆满结束!
本次施工,共投入施工作业人员140余人,各类施工机械设备50余台。各部门昼夜奋战、紧密配合、通力合作,保质保量的完成了本次桃夭门大桥钢桥面铺装任务,其中路面检测渗水、压实度、构造、室内马歇尔检查空隙率密度等各项检测均合格。平坦崭新的路面在极大程度上提升了桃夭门大桥的行车体验,施工工期也由原来的12天缩减为7天,大大降低了施工安全风险。此次施工,为项目部本年度桥梁综合性养护施工树立了模范典型,为端午小长假的旅游出行带来了便利,也为建党一百周年献上了高速养护人最好的礼物。(通讯员:吴志峰、王特立、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