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关系人民群众安全的“最初一公里”,也是推动我省“1833”联合指挥体系落实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为切实增强基层防灾减灾能力,杭州市富阳区立足实战实效,建强组织体系,推动基层防灾减灾组织指挥能力全面提升。
强化机制引领,压实各级责任。结合各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实际情况,修订完善乡级防汛防台应急预案与村级工作清单,按照乡三级、村两级的模式,明确自主响应条件、工作职责、任务清单。针对预案开展桌面推演、现场演练拉练等多种形式的防汛应急演习,通过“作战流程图”“一岗一责表”等模式,落实责任到人,提升“乡自为战、村自为战”能力。今年以来,全区共开展各类防汛责任人培训演练352场,参与人员5600余人次。
强化指挥架构,提高指挥效能。推进防汛防台指挥体系与基层应消体系深度融合,建强“一个指挥大脑”,理顺平战转换机制。平时由基层应消站负责统筹,开展隐患排查、队伍训练、物资管理、宣传培训等日常工作。战时乡镇由党政主要负责人召集成立临时指挥部,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应消站站长等担任指挥长和副指挥长,有关业务线协同作战,按照乡镇实际情况分成若干工作组,开展实体化联合办公,落实会商研判、值班值守等制度。村级由村书记统筹负责,联村干部协同指挥。推动“1833”联合指挥体系区-镇-村三级贯通,上下一体协同高效。
强化网格作战,激发自治活力。将基层防汛网格设置全面融入“141”基层治理网格体系,明确防汛防台风险隐患巡查、协助人员转移避险、抗灾自救等工作纳入综合网格员职责,实现“一网统管”,为基层组织指挥效能提供稳定的运行框架,汛期累计出动巡查人员5万余次,发现并处理问题1000多处,整改较大隐患43处。同时聚焦党建引领,立足群防群治,构建基层防汛“微哨”做小作战单元,以党员和热心群众为“吹哨人”,实现短临极端天气时的人员就近就高快转避险,并协助开展日常防灾减灾宣传科普。今年以来,全区共依托“微哨”转移群众1.2万余人,开展基层防灾宣传活动600余场,实现“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杭州市富阳区应急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