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看到一则标语“山水林田湖草 三调过后全知晓”,不禁让我想到了在承德市兴隆县开展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的情景。历时两年多,我们用脚步丈量了兴隆的每一寸土地,拍照记录了每一个图斑地块,在“二调”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遥感、卫星定位、地理信息系统以及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无人机等技术,全面应用“互联网+调查”新机制,数据成果全面客观反映了国土利用状况,也真实反映出耕地保护、生态建设、节约集约用地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国家制定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规划、重要政策举措的基本依据。
临危受命、期待满怀
“山区的地形地貌你最熟悉了,兴隆三调的任务还是交给你吧!”领导王川给我下达任务时,我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项目有多么困难,毕竟有二调的丰富经验。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是我国十年一次的全国性调查,第一次调查是在20世纪90年代,当时技术比较落后,形成的成果都是手绘的纸质图件,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在2008至2010年间,采用国家下发QuickBird影像,并且建立了农村、城镇土地利用数据库,各项工作以此为基础,极大提高工作效率及准确率。
想到阔别10年的兴隆,心底一丝眷恋油然升起,自小在平原长大的我,山区调查时,蛇虫野物已经司空见惯,山峦叠嶂、云雾缭绕的美丽风景仍历历在目,对于这个项目,我满怀憧憬与期待。
山深路远、惊险连连
兴隆县为我队承揽三调项目唯一的山区县,燕山山脉绵亘于全境,山高坡陡,河谷纵横,是地形崎岖的深山区,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外业的艰险可想而知了。三调对比二调,不仅需要外业调查,同时对不确定地块,要进行实地拍照举证。项目开始之前的准备工作中,我们去实地踏勘,同时进行地类样本的制作,几个人,一辆车,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行驶至大山深处,作为一个女生,大家还是很照顾我,“你就拍摄路边的吧,完成后找个安全的地方等着,我们进山看看!”负责人张军辉交代好后,带着剩下的人接着往山里走了。
路边的地块很快拍完了,我拿出设备,影像显示在不远处的半山腰,还有一个地块,只是被丛林环绕,我一个人去有点忐忑啊!反正也等不到他们,趁着太阳还没用下山,那我自己试试吧!冬天的风刮在脸上,像是被树枝划过一样,漫山遍野的板栗树与灌木,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沿着小路向上爬,越往深处越寂静,当耳边只剩下麻雀偶尔的叫声时,我已经看不到山下的房屋,心里莫名其妙恐惧起来,距离目标还有一段距离,我又打起了退堂鼓,可是面对即将的胜利,半途而废又不甘心,只好硬着头皮接着往上爬,终于到达影像显示的位置,那是半山一座废弃的房屋,屋顶已经塌了,破破烂烂的门窗被风吹得吱吱作响,我的脑海中浮现出各种恐怖片的画面,赶紧拿出设备,对准目标,各个方位拍照举证,确定完成任务后,我一口气跑下了山,又怕又累,汗水黏在毛衣上湿乎乎的,北风吹来,我不禁打了个寒颤,这时太阳已经将近落山了,红彤彤的,我看到队友在远处走来,就像战士一样。
内业外业、完美配合
当国家下发具体调查任务以后,三调工作马不停蹄的开展了,外业15组,每组每天20-30个地块,内业将当天外业图斑核实后上图,内外业结合,每天统计进度,工作紧张有序的进行着。这一天,一直以来踏实认真的郭保禄只举证了一个地块,我心里跟着着急起来,工作还未完成,怎么进度就这么慢了,但是当我耐心把这个地块的举证照片一张张看完时,瞬间泪目了,这是一个远离居民区,位于大山深处的地块,根据影像分辨出,地块海拔高,路程远,并且几乎没有道路。我不知道,当郭保禄打算举证这个地块的时候,他是否知道道路的艰辛,我不知道,当他翻山越岭,下午才到达目的地的时候,他是否知道能安全返回,我不知道,他踩着脚下的石头向上攀登时,心理有没有一丝恐惧,我不知道,他拨开荆棘迈向丛林深处时,他有没有想过放弃返回。但是,我知道的是,他完成了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有的人说,你们地质队员一根筋,为了一个地块就跑一天,我想告诉这些质疑的人,这就是我们不惧艰险、严谨专注的地质精神,郭保禄只是我们众多地质队员中的一名,还有外号“鬼见愁”的兰键,直冲山林,毫不畏惧,山上下雨时,找个山洞避一下,等雨停了接着干,毫不懈怠;郭猛操纵两架无人机,飞遍兴隆各个乡镇,为城镇调查精准定位;赵瑞勇、高琪琛、彭艳超三人驻扎兴隆县两年多,一边调查房地一体,一边为三调进行阶段举证。。。。。。有这些地质队员保驾护航,为我们工作的顺利开展铺平道路。
带病上岗、全力奋战
外业调查告一段落的时候,内业建库马不停蹄的开始了,新的软件平台,新的建库系统,新的核查软件,新的质检软件,新技术对我们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每一种软件从头学起,没有充分的时间,只能一边学习一边研究,由于兴隆县面积大,软件处理起来较慢,所以建库时熬个一宿半宿,支个临时床,睡一会起来再接着处理,长期熬夜加班,顶着压力,身体亮起红灯,终于有一天睡醒后,觉得脑袋黏黏糊糊,一摸后脑勺一手血,医生说头部一个皮肤瘤,有苏醒的迹象,可是手里的工作已经到了白热化的阶段,没有休息时间,2月22日提交数据库,2月23日安排手术。术后三天,收到承德市三调办文件,28日安排监理巡查兴隆县,这是形成初始成果后第一次全面的检查,作为兴隆县内外业负责,我的责任无可取代,只能打好绷带,带着帽子,奔赴项目区。忙碌的工作暂时忘却了伤口的隐痛,领导的肯定让我们觉得一切值得。
七轮核查、不舍昼夜
2019年6月-2019年12月初始调查阶段,2020年7月-2020年9月统一时点阶段,两个时间段省级核查单位(河北省水勘院)利用河北省第三次国土调查内业核查软件和国家下发的第三次全国统一时点内业核查软件对项目组提交的统一时点更新调查数据成果进行了核查,经整改合格后,通过检查,上交省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复核,成果合格后提交国家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每一次核查,对于作业单位及核查单位都是极大考验,不熬夜加班根本完不成任务。记得在初始阶段第一次提交国家之前,我与其他数据库负责人员,三天两夜共55个小时一直不眠不休在核查单位进行对接修改,当数据通过的时候,甚至来不及洗漱吃饭,倒头就睡着了。就这样周而复始,每一次核查任务下发的时候,身体弦都绷的紧紧的,准备迎接挑战,每一次核查通过的时候,犹如经历一次新生,当数据库最终通过国家核查的时候,我们已经经历无数次洗礼。
功夫不负、成果喜人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外业调查乡镇影像图145张、实地举证地块28527个、举证照片274290张;成果图件县级挂图8张、1:5000分幅图605张;完成数据库录入,数据表格成果24个;完成《兴隆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报告》《技术报告》《数据库建设报告》《成果分析报告》《数据库质量检查报告》等6个共计13.7万字。该项目的完美提交就是给我们最好的安慰。
回想2019年4月11日,河北省三调办副主任袁辉一行对河北省各地市三调进行一轮调研指导工作,袁处要求承德市抽查两县三调具体成果,作为调研终点站。兴隆县被选中了,这对我们来说,既是莫大荣幸,又面临严厉挑战,虽然我们对自己的调查成果有信心,但是面对省领导的亲临检查,还是有些忐忑。仅有两个小时的时间来准备了,大家争分夺秒,汇总内业资料-整理外业举证照片-制作汇报PPT,各项工作紧张而有序的进行着,下午四点多,袁辉一行来到了兴隆县,在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二楼会议室,省、市、县领导共同听取了我们对兴隆县三调内、外业的进展情况汇报,对内业与林、草部门的结合情况及外业举证照片认定情况进行了指导,最终肯定了兴隆县三调成果。
照片这位身高体健、精神矍铄的老人,是承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吴双麒。2022年6月22日,承德市三调办组织三调统一时点更新调查第二次监理巡查,吴局长听取了兴隆县耕地变成果园的情况,随后进行实地调研。兴隆县是燕山板栗的故乡,《史记 货殖列传》所说的“燕秦千树栗”,指的就是兴隆板栗,兴隆板栗富含胡萝卜素,具有香、甜、糯、皮易剥等特点,色鲜味美,深受人们喜爱。如今,依托退耕还林、防沙治沙等工程,兴隆县造林栽果热情空前高涨。在兴隆县半壁山镇,吴局长带领大家爬上山头,万亩果园映入眼帘,这里是兴隆县县城以外地势最平坦的地方,十多年前,种植的还是玉米等粮食作物,由于兴隆县总体上一直秉承“林果立乡、林果立县”的发展理念,再加上栗子、苹果等农产品价格的上涨,经济效益比较高,并且政府有一定的补偿,鼓励农民大面积栽种果树,在原来的耕地、坡度较缓的灌木丛及草地上,农民自主开垦种植果树,增加收入。
国土调查利国利民,能够两度参加该项目,亲身经历它的发展成熟和成果应用,不仅是我,整个单位都感到非常荣幸,这是党和国家对我们的信任与托付。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四水文工程地质大队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再接再厉,以更加详实的基础数据全力支撑社会经济发展,为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高质量的技术保障。
作者:曹 影
单位: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四水文工程地质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