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全的热点资讯 有志青年的精神家园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公益 > 正文

常熟董浜:为玉米秸秆找生态“出路”

时间:2022-11-03 09:31:39 来源:中国新闻资讯网 浏览量:

  初秋,伴随着点点微凉悄然来到。董浜黄金小玉米也到了换茬的阶段。随着董浜黄金小玉米名声渐长,种植面积逐年递增,就2022年来看董浜黄金小玉米核心区种植面积约达4000亩,年产值近亿元。规模化种植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环境卫生增加了管理压力,成堆的玉米秸秆怎么处理成为了一道难题。“每年的秸秆长在地里靠人工去弄掉费时费力,现在国家也禁止秸秆焚烧,处理起来真的头痛。”陆市村农户说道。

  “以奖代补”促参与

  走进董浜黄金小玉米的发源地陆市村,一捆捆地秸秆整齐堆放在田头,每一位农户手里都拿着印有秸秆回收的积分卡,等待着秸秆运输车的到来。

  “玉米秸秆回收积分制是董浜镇秸秆规范化处置的全新探索,从6月份至今,已登记回收秸秆30余吨。”董浜镇农业农村局(环境卫生)主任皇甫梦涛介绍说,“按照‘小车一车一章,大车一车两章’标准,村民集满10个印章可获取劳保用品一份,截至目前,陆市村已累计兑换秸秆回收积分奖品50多份。”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规范化回收秸秆,不仅有效缓解了农忙期间田间垃圾的处理压力,同时降低了村庄长效管理成本,推动了农村人居环境的整体性提升。

   “村、企合作”再利用

  回收后的秸秆该如何利用呢?在董浜镇陆市村本土养殖户徐先生家中我们找到了答案。徐先生是董浜镇著名的湖羊养殖户,每年为储存冬季养殖饲料,往往需要自行收集大量秸秆。今年以来,徐先生与陆市村达成秸秆规范化处置合作协议。

  “通过与具有秸秆处理能力的企业、养殖户合作,将回收来的秸秆进行晒干、粉碎、青贮、氨化,制作成草食家畜饲料免费提供给村民使用,实际上是一种双赢。”陆市党委副书记邵飞说,“一方面各企业、养殖户的加入,极大的提高了秸秆处理能力,解决了秸秆处理难题;另一方面,秸秆制成的饲料免费供给本土养殖户使用,可以降低养殖成本,提高村民收入。”当前,仅陆市村秸秆处置能力就可达5600吨/年,2022年登记回收的30吨秸秆均已得到资源化利用。

  循环模式新拓展

  除此之外,董浜镇还将玉米秸秆利用新模式拓展至“瓜、果、茄、菜”等其它农业有机垃圾。通过村委会牵线搭台、村民广泛参与、第三方公司专业处置的方式,将农业有机垃圾就地收运、处置、再利用,有效缓解农业有机垃圾处置压力,降低人居环境长效管理成本。

  接下来,董浜镇将不断总结陆市经验,并逐步拓展到瓜藤菜头等农业有机垃圾,把试“点”成果,连成“节”、串成“章”,打造农业有机垃圾就地收运、处置、再利用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