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全的热点资讯 有志青年的精神家园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教育 > 正文

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党建工作创新探索:在舞蹈史“课程思政”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的非遗舞蹈教学

时间:2023-04-24 13:25:17 来源:中国新闻资讯网 浏览量:

  成都大学 何洋托美次仁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是我国一项基本的国民教育,也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主题。作为“象牙塔”的高等学校肩负着为祖国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因此,在高校大学生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提高他们爱国主义觉悟,并能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关于教育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对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大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意义。

  2017年10月18日,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2019年11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其中,第十二条指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厚文化的理解和接受,是爱国主义情感培育和发展的重要条件;第十三条指出,强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第十四条指出,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和国防教育。2021年8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第十五条指出,融入国民教育。

  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于2021年立项的四川省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中外舞蹈史》,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融入了具有“爱国主义”题材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博巴森根”传统舞蹈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接受专业舞蹈知识教学的同时,传承了非遗传统舞蹈,并在舞蹈课程的学习中,潜移默化的受到了“爱国主义”思想的熏陶,树立了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在“课程思政”的教学中促进了大学生党建的发展。

  一、融入爱国主义题材的非遗舞蹈彰显重要价值

  舞蹈史涉及舞蹈艺术的发展、舞蹈历史的思辨、舞蹈艺术的审美等多个跨专业学科的交叉融合。其中涉及艺术、历史、哲学等相关知识。同时,也是当代“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为培养复合型人才,多个学科交叉融合的复合型课程。舞蹈史的课程教学因为具有历史知识的学习和对历史的哲学思辨,深深地影响着为国家培养舞蹈艺术人才的历史观、价值观、审美观。因此,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培养有爱国强国信念的复合型人才具有深远的意义。在以前的舞蹈史课程教学中,涉及思想政治教育与舞蹈艺术教育的融合点较少,也没有面向行业需求调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重点,导致学生在课程学习与社会实践中的需求有所脱节,无法意识到舞蹈史论课程的重要性,因而无法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当前,随着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化,树立当代艺术专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是“为谁培养人”教学的重点。通过学习中外舞蹈的历史知识,在艺术的审美中既能深刻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又能深入了解中华传统舞蹈艺术与西方舞蹈艺术的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审美视角、不同发展历史,以达到更好的了解中华文明的悠远历史、中国舞蹈艺术的丰富多样,成为了《中外舞蹈史》课程教学中的“思政元素”的融入重点。在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很自然地把创作于清代的“博巴森根”非遗传统舞蹈的教学内容融入到“明、清舞蹈”的教学章节之中,结合历史背景的讲授、肢体动作的学习、文化内涵的赏析,让学生在学习本章节的专业知识中,能通过生动的舞蹈案例,既深度的了解舞蹈的历史知识,又能通过有设计的“思政元素”,让学生了解那段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家国情怀。

  二、融入爱国主义题材的非遗舞蹈渗透教学改革实践

  舞蹈专业的大学生,因为专业的特殊性,重在运用肢体进行实践学习,少于从事理论学习,所以对教师在理论教学中如何结合舞蹈实践,具有更高的教学要求。同时,舞蹈专业的大学生因为艺术创作职业的需要,更多习惯于感性的创作与表演,而少于理性的理论学习,所以在理论的教学中,教师如何在史论教学中融入具有感性色彩的案例进行讲解,极具创新探索价值。在成都大学立项建设的四川省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中外舞蹈史》教学中,教师始终把“融入思政的教学案例”“融入思政的艺术创作”“融入思政的课外实践”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始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三融教学法”,并在实际的教学中起到了助力当代大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作用,对“专业课程教学中促进当代大学生党建”具有可推广的价值与意义。

  “三融教学法”中的“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案例”重在选材。选择的案例既要有思政的元素,又要能够紧密的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才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四川省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中外舞蹈史》教学中,教师选择把国家级非遗传统舞蹈“博巴森根”融入到“明、清舞蹈”的教学章节之中,其原因在于“博巴森根”创作于清代晚期,那段藏族屯兵抗击侵略者的爱国主义故事。这种选材“符合章节教学实际要求”“符合思政元素与舞蹈案例融合”的设计,达到了思政与专业的高度融合,更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学要求。

  “三融教学法”中的“融入思政元素的艺术创作”重在结合。艺术创作源于生活,而生活中的历史事件如何放入艺术创作之中,就重在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对结合度的把握度。《中外舞蹈史》教学中,教师把非遗传统舞蹈“博巴森根”中的三个特色动作“钻、扭、解”,与布置给学生的艺术创作作业相结合。由于“钻、扭、解”这三个特色动作分别展现了历史中藏族屯兵抗击侵略者时“钻战壕、搭人桥、听指挥”的爱国主义经历,因此教师布置的艺术创作作业要求学生在充分发挥艺术的想象的同时,需深挖“钻、扭、解”动作的历史文化内涵,创作出的艺术作品要充分表达出爱国主义的主题。这样,学生通过艺术创作的过程,能更加深入的了解爱国主义的精神内涵,也能将思政元素与专业教学结合的更加紧密。

  “三融教学法”中的“融入思政元素的课外实践”重在探索。舞蹈专业大学生的课外实践多为艺术展演活动。成都大学《中外舞蹈史》课程的教师们在实践中发现,实践的展演活动不仅是提升专业教学的平台,也是探索思政元素融入舞台实践、融入人才培养的“课外学堂”。在课外的实践教学中,教师运用学院与中国舞蹈家协会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带领学生承接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办的“新农村少儿舞蹈美育工程”项目,与学生一道深入农村进行支教,把非遗传统舞蹈“博巴森根”融入到支教的课程之中。大学生们在支教的过程中,在为农村的小学生们教学舞蹈肢体动作的同时,也进一步讲解了舞蹈动作的内涵。这样反复进行“爱国主义”的主题熏陶,既让大学生们不断重温“爱国主义”的精神内涵,也让农村的小学生们从小接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并在舞蹈的学习中获得了快乐。当地的农村小学生们非常喜欢大学生所教课程,在课后,小学生们用还不太规整的铅笔字写上了“二年级一班永远爱您们”,以对大学生示以感谢。课外实践是人才培养的“课外学堂”,不仅让大学生重温和升华了专业知识的学习,也让大学生们在认识社会、参与社会、服务社会的实践活动中促进了当代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发展。

  三、融入爱国主义题材的非遗舞蹈尽显改革成效

  通过在四川省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中外舞蹈史》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题材的非遗舞蹈内容,大学生对本门理论课的学习积极性明显得到提高。2022年,在成都大学的校级“课程评估”中,《中外舞蹈史》获得了优秀课程的评价。同时,教师分别对改革前成都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舞蹈表演2020级学生(共30人),改革后舞蹈表演2021级学生(共43人)进行了问卷调查。问题为“你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如何?”,以此共发出73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73份。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学生的学习兴趣度有了明显的提升。

  由于非遗传统舞蹈中蕴含着深厚的中华文化内涵,非遗内容的融入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课程非常感兴趣的学生占比提高了约4倍,而对课程不太感兴趣的学生占比仅为之前的1/6。同样,课程改革的良好效果也体现在了大学生的党建工作中。根据成都大学学工部的教师给本门课的学生发放的问卷调查统计对比显示,非遗内容融入本课程后,学生的入党积极性有了明显提升,积极申请入党的学生增加了5倍。

  通过融入非遗的传统舞蹈教学,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课堂知识的理解,而且掌握了舞蹈艺术创作和服务社会的技能,提高了创新实践能力。参与本门课程学习的多位学生加入了教师的课题研究,并成功申报立项了四川省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再走长征路——‘后疫情时代’非遗传承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学生应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邀请进行了多场“非遗舞蹈传承”实践教学的授课工作,师生共同立项了成都市科普基地“非遗舞蹈科普平台”,成都大学的《中外舞蹈史》课程再次被立项为四川省省级“一流课程”项目。

  此外,本门课程在非遗舞蹈教学融入到“课程思政”课程《中外舞蹈史》的教学过程中,所挖掘出的创新教学方法“三融教学法”,以及探索将思政元素“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到专业教学课堂中的方法与实践,对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党建工作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具有可推广的实践价值与理论探索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