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大党员干部应认真学习和践行这一重要理念,牢固把握“人民”这一核心关键词,深深扎根于人民之中,紧密依靠人民,矢志不渝地造福人民。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党员干部只有永葆真心、虚心和耐心,才能真正践行人民至上的宗旨,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永葆“真心”,是党员干部坚守人民立场的基石。真心,意味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将人民的需求和利益放在首位。党员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真正做到“身入”更“心入”。在与群众的互动中,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与群众打成一片,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只有通过真心实意的交流,才能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基础,才能集中民智、反映民意,为制定科学有效的政策提供重要参考。真心也意味着对群众负责,对群众的需求和疾苦不推诿、不敷衍,真正做到为民办实事、解难事。
永葆“虚心”,是党员干部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的关键。虚心,就是要甘当群众的小学生,向群众学习,汲取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实现宏伟蓝图、攻克急难险阻,都需要倾听人民呼声、了解人民意愿、汇聚人民力量。党员干部要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态度。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灵感。同时,也要善于向群众请教,虚心接受群众的批评和建议,不断完善自己的工作方法和思路。
永葆“耐心”,是党员干部赢得群众信任和支持的重要保障。耐心,意味着在工作中要细致入微、不厌其烦。群众的需求和疾苦往往隐藏在“柴米油盐”的琐碎之中,党员干部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发现和解决这些问题。对于群众的困难和诉求,不能草率从事、敷衍了事,更不能相互推诿、互踢皮球。要有“钉钉子”的精神和“啃硬骨头”的作风,一件一件抓落实,一项一项求实效。只有用耐心去暖民心,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也才能切实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在永葆“三心”的过程中,党员干部还要注重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政治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党组织的坚强领导和党员的率先垂范,带动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参与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来。同时,也要注重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党员干部践行“三心”提供坚强保障。
(江西黎川县荷源乡人民政府 郑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