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全的热点资讯 有志青年的精神家园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要闻 > 正文

擦亮新时代新征程中最鲜明底色

时间:2024-04-12 18:46:42 来源:中国新闻资讯网 浏览量:

  民心所向,胜之所往;政之所兴,在顺民心。学习习总书记重要文章《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对于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坚持全民人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科学认识和正确把握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和价值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新时代,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站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战略高度,科学认识和正确把握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和价值要求。

  坚守客观辩证的政治立场

  坚持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坚持人民至上是党克敌制胜攻坚克难的重要法宝,坚持人民至上是践行宗旨为民造福的实践要求。

  党心是旗,民心是尺。历史一再证明,民心是决定一个民族和国家命运的根本。要牢牢把握人心这个最大政治,始终抓住执政为民、执政靠民这个根本思想,就要牢牢坚持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真心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长远利益,把人民群众身边的小事当作工作的大事,切实把人民群众方方面面的事情解决好,把好事实事做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不断增强践行宗旨为民造福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广大党员干部坚持人民至上,要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转化为自身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要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广大党员干部坚持人民至上,干事创业要体现党的性质和宗旨、初心和使命,要抓好党的执政要务、坚持党执政追求、展示好党的执政形象。

  秉执为民造福的价值追求

  执政为民旨在民富民安。习总书记强调,共产党人必须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业绩好不好,要看群众实际感受,由群众来评判,秉执为民造福的价值追求,共产党人任重道远。揆诸现实,城乡区域发展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影响着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民生福祉事关千家万户,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要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广大党员干部要与民同乐,为民办事,践初心,铸匠心,砺恒心,守好“时时放心不下”的为民初心,时时刻刻将人民“置顶”,要常常与群众“连心”、与人民“交心”,获得群众的信任和认可;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坐标,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扛起人民至上的责任担当

  心里装着群众,民声会托起你。人民最重要的权利就是生命权和发展权。广大党员干部要依靠人民,以人民为中心,就是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众这两个权利,扛起人民至上的责任担当。要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把屁股端牢牢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拜人民为师,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要紧紧依靠人民,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确保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以主人翁精神满怀热忱地投入到现代化建设中来;要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的批评和监督,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已经根植于共产党人的灵魂深处,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正确的政绩观为牵引,坚持站稳人民立场、体现人民利益、增进人民福祉、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确保人民共享,必将凝聚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一路向着诗和远方!(南昌市西湖区南浦街道 刘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