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全的热点资讯 有志青年的精神家园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要闻 > 正文

守正创新谋新篇 民主故事有温度

时间:2024-04-18 16:08:16 来源:中国新闻资讯网 浏览量:

  “走好民主之路,理当讲好民主故事。”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强调“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高校思政课承担着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党的创新理论的重要使命。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开展教育事业的根本遵循,讲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故事。在教学过程中将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与教学改革创新思路相结合,讲好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追求民主、发展民主、实现民主的伟大创造。与此同时,将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故事等社会活素材融入思政课教学,做好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教育对象发展要求,引导学生既读 “有字之书”,又读“无字之书”,培养和造就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讲清楚发展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意义重大。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积极发展基层民主”的重要部署。基层民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是新时代思政课课程育人的生动素材。思政课教师厘清基层民主“为何讲好”这一首要问题,才能有效实现课程教学目标与学生需求的有机统一,更好引导学生读懂中国式民主。一是有利于坚定青年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自信。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社会管理层次较多,人民生产生活的中心在基层,基层公共事业的发展和基础公共事务的管理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发展基层民主,能使广大人民群众依法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能为重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夯实基础,能为扩大社会主要民主提供一个稳固的平台。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带领中国人民坚持走适合本国国情的民主发展之路,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更充分的民主权利,为优化我国民主运行提供了坚实政治保障。高校思政课讲清楚社会主义基层民主的故事,引导青年大学生认识中国之治的基石在于政治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在于不断夯实社会治理的根基,有利于厚植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自信。二是有利于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民主观,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始终不渝坚持的重要理念。”基层民主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和重要内容,是人民群众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工艺事业中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重要形式。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切实防止人民形式上有权、实际上无权现象的出现,实现了对西方民主的价值超越、制度超越、实践超越。其中,价值超越表现为人民主体的“真实”超越西方民主中人民主体的“虚幻”,制度超越表现为民主制度的完整超越西方民主制度的局限,实践超越体现在民主的有效超越西方民主的失灵。思政课教师讲好社会主义基层民主的故事,引导青年大学生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讲清楚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基层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彰显了基层民主在全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方面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高校思政课要讲清楚基层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重要体现,一是讲清楚包括基层民主在内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深深扎根于中国社会土壤中,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百年奋斗的重大成果,是中国式民主的最新发展。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全链条”中的重要一环,彰显出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完整实践。二是讲清楚基层民主为全过程人民民主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促进共同富裕、打造高品质生活的基础性工程”。人民群众在基层民主生活中激发创造活力,凝聚奋斗力量,探索创造出多样化的基层智慧治理平台和基层民主治理新形式,促进利益整合、增进发展共识,有效实现了基层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和自我监督。三是讲清楚积极发展基层民主的新的更高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新时代新征程上如何积极发展基层民主提出了具体要求。如: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办事公开制度,拓宽基层各类群体有序参与基层治理渠道;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等,从而将基层民主的制度优势真正转化为治理效能。

  讲清楚社会主义基层民主在基层生活中的生动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健全民主制度、拓宽民主渠道、丰富民主形式、完善法治保障,确保人民依法享有广泛充分、真实具体、有效管用的民主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基层民主在基层生活中的实践根基不断夯实、治理效能不断提升,基层民主的广泛性、真实性和有效性得到充分彰显。高校思政课讲好社会主义基层民主在具体实践中的生动体现。一是讲清楚社会主义基层民主“广泛覆盖”。社会主义基层民主以全方位的民主制度、全覆盖的民主权利、全链条的民主形式为人民当家作主保驾护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民主不民主,关键在于是不是真正做到了人民当家作主,要看人民有没有投票权,更要看人民有没有广泛参与权。”社会主义基层民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了全地域、全民族、全人口的广泛参与,包含了民主程序、民主内容、民主方式上的广泛民主,真正实现了人民群众广泛充分参与基层民主。二是讲清楚社会主义基层民主“真实具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民主制度是社会主义基层民主的奠基石,真实具体的民主制度为基层群众当家作主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以村民自治制度、居民自治制度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使得基层群众生活有法可依。三是讲清楚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有效管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健全基层选举、议事、述职、问责等机制,开展形式多样的基层民主协商,确保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激发群众有序参与政治的积极性,政治素质和管理能力得到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这是对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有效管用”的生动诠释。

  讲清楚社会主义基层民主在中国式民主中的发展路向。高校思政课要讲好社会主义基层民主的未来发展,一是需要重点讲清楚以党建引领基层民主发展的必要性。党的领导是基层民主创新发展的根本保证。通过优化基层党建,激发基层党员干部的引领力、凝聚力,更好服务于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巩固基层政权,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也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实现基层党组织对基层民主的全面引领,才能不断拓展基层民主渠道,创新基层民主形式。二是需要讲清楚以数字赋能基层民主发展的时代意义。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快速发展,各地争先尝试将数字技术融入全过程人民民主具体实践,积极探索数字技术赋能全过程人民民主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同时,各地也依托数字化信息平台处理基层工作的创新模式,有效实现社会主义基层民主的数字化、智能化,提高基层工作的效率和效能,实现基层民主的高质量发展。三是讲清楚制度保障基层民主发展的重要性。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是创新发展基层民主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基层直接民主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增强城乡社区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实效”。积极发展基层民主,需要坚持和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坚持和完善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制度、坚持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用制度保证基层工作的公正透明、依法合规,用制度保障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张莉,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熊谦,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