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全的热点资讯 有志青年的精神家园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要闻 > 正文

以实干淬炼成事之能

时间:2024-05-15 16:14:50 来源:中国新闻资讯网 浏览量:

  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敢于干事、赶先干事、甘心干事,已成为我们开创新局面的重要基石与坚实支撑。以“实干”二字,引领我们在干事创业的道路上奋勇前行,不断涵养“敢、赶、甘”的强大力量,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中淬炼成事之能。

  敢为能为,应时代要求大胆亮剑。我国此刻正处于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区,党员干部更应具备那种敢于直面困局和变局的勇气。元代政治家张养浩在《牧民忠告》中就曾说过:“故凡居官,必先敢于负荷,而后可以有为。”党员干部一定是敢于事先承担责任,而后才可以有所作为。但仅仅有勇气是不够的,还需有过硬的实力和深厚的知识作为后盾。在困局变局中,只有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知识,才能应对各种风险和矛盾。“不厚其栋,不能任重”,我们的党员干部,不仅要敢于担当,更要有能力担当,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扎实的学识、高强的本领,来应对这场改革的攻坚战。因此,这要求我们既要具备宏观的战略眼光,能够把握大局,又要具备微观的实践能力,能够处理好每一个细节;必须既能洞察全局,把握政策导向,又能深入基层,摸清实际情况。

  赶早赶新,为改革发展革故鼎新。走在时代前沿,我们要在创新上领先一步,才能在发展上领先一路。这是一条充满挑战与机遇的赶考之路,它见证了无数敢于担当、勇往直前的实干家,但也不乏那些墨守成规、怕苦怕难的“陀螺式”和“木偶式”干部。总是习惯性地拖延、逃避,这样的态度不仅违背了积极进取的工作作风,更背离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面对新时代赋予我们的艰巨任务,党员干部更应该保持旺盛的创新精神和主动性,把握住历史的脉搏,紧跟时代的发展。我们应该培养自己的前瞻性眼光,不仅要去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方案,还要敢于尝试新的技术和模式,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勇于破旧立新,敢于担当作为,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占先机,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甘作实作,保工作成果静水流深。总书记在《摆脱贫困》中曾提到:“我赞赏‘滴水穿石’的精神,赞赏默默奉献的精神,提倡干部埋头苦干,着眼于长期的、为人铺垫的工作。”这样的精神才是党员干部应当持有的。若总是急于求成,追求速度和效率,只图唯快不破,却忘记了“厚积薄发”的重要性,往往会因为忽视了积累的过程,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可能适得其反。评价一个党员干部的工作能力,并不是只看他们干得快不快,而是要综合他们干得好不好、干得实不实、是否为人民群众真正解决了问题来判断。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在实际的工作中,做实功、做潜功往往是一个更加漫长的过程,它需要党员干部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去田间地头扎根,去基层一线磨练,去解决那些看似微不足道,但却是人们生活中的不可忽视的“小事”。他们需要在“冷板凳”上坐稳、坐热,不被眼前的虚名和利益所诱惑,坚守自己的初心,将人民的满意度作为衡量自己工作的标准,而不是追求那些华而不实的“虚绩”。把握正确的政绩观航向,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才能创造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