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波澜壮阔的百年党史中,有一种精神始终闪耀着时代的光芒,那就是“杨根思连”精神。这种精神以“三个不相信”为核心——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在当下全党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背景下,深入挖掘并传承“杨根思连”的精神内涵,对于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砥砺前行,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坚守使命,践行“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这是“杨根思连”乃至全体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的真实写照。这种精神体现了共产党人对使命的坚守和担当,是对责任的无畏担当和对目标的坚定追求。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我们应深刻领悟这种使命必达的决心,将之转化为新时代的行动指南。回顾党的百年历程,从南湖红船的微光初现,到新中国成立的礼炮轰鸣;从改革开放的春潮涌动,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兴起,每一个历史阶段都充满了挑战和困难。然而,正是在这种“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的精神指引下,中国共产党人一次次创造了历史奇迹,书写了不负使命、不负时代的辉煌篇章。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更加艰巨的任务。无论是推进乡村振兴、攻克科技难关,还是应对全球性挑战,都需要我们保持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状态,确保每一项任务都能高质量完成,每一项目标都能精准实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新时代的征程中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人民至上,锻造“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的斗争意志。“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信念和强大的动力。这种精神不仅铸就了中国共产党人坚韧不拔的政治品格,也成为了党史学习教育中激励后人勇往直前的宝贵财富。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以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为航标,科学分析问题,精准研判形势。在逆境中寻得生机,将一个个“不可能”变为“可能”。这种以人民为中心的斗争实践,进一步锤炼了全民族的斗争意志,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斗争中,这种精神得到了充分体现。党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不惜一切代价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英勇奋斗,与人民群众同舟共济、共克时艰。正是这种“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的斗争意志,让我们赢得了抗击疫情的决定性胜利。
披荆斩棘,铸就“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的无畏勇气。“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勇往直前的信心和力量。这种精神不仅是对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深刻诠释,更是每一位共产党人不可或缺的政治品格。在新的伟大征程中,我们面临着各种风险和挑战。只有深刻理解“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的时代内涵,将其转化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才能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不断前进。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杨根思连”为镜,永葆斗争精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在披荆斩棘的征途中,无惧风雨、勇往直前,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杨根思连”精神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动力。在党史学习教育的洗礼下,我们更应深入挖掘并传承这种精神内涵,将其转化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实际行动。让我们携手共进、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黎川县中田乡人民政府 裘云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