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宜宾市翠屏区坚持深化“放管服”改革,聚焦提高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度,灵活运用“快、准、实”三字诀,在提高办事效率、精准解决难题、提升服务质效上下功夫,打造政务服务新模式,做好服务企业群众“最后一公里”。
念好“快”字诀,迅速行动暖人心。一是率先建成并上线运行天府通办翠屏分站点电脑端和移动端。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进一步梳理本级服务事项,出台证明事项告知承诺清单43项,取消证明事项21项,办理营业执照法定时限的3个工作日已缩减至2小时;二是用好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将全区政务服务事项线上线下同步受理、同标准办理,全区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100%、全程网办率97.07%、最多跑一次率100%、即办件率达52.57%、承诺提速率87.87%;三是将“新生儿出生”、“企业开办”“建设项目用地”等60项围绕个人、企业、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一件事”清单通过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政务服务中心(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服务站)线上线下同步受理、同标准办理。截至目前,已办理相关事项2862件。
念好“准”字诀,精准施策解难题。一是紧盯群众和企业办事多头跑、来回跑等问题,设置“‘办不成事’反映”“一件事一次办”等便民利民窗口7个,咨询窗口7个,安排13名咨询志愿服务人员咨询引导,对于“疑难杂症”“烫手山芋”,由业务骨干“坐诊”,第一时间研讨分析,及时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确保问题有效解决。二是针对办事来回跑、多头跑等问题,深入实施“综窗改革”,统一采用“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的业务运作模式。整合政务服务资源,进一步加强区、镇、村三级联动,推动高频民生政务服务事项下镇、村,实现“一窗通办”。截至目前,全区实现1117余项业务不出区、258项业务办理不出乡镇、76项服务事项办理不出村即可办理。三是聚焦脸难看、事难办等问题,实行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首席代表制、服务承诺制等,制定完善政务大厅考核管理办法,对窗口人员到岗、履职情况日巡查、周通报、月考评,季评比。全面推行“好差评”系统,引导群众参与政务服务管理与监督,提升群众满意度。
念好“实”字诀,优化服务见实效。一是建成智慧政务综合体,集成政务公开查询、信息发布、智能排队叫号、数字化样表、数字化填单、窗口评价、自助存储取件、大数据分析、效能监控、智慧政务地图等功能,开发政务地图、便民充电桩、学校、医院等本地查询公示类特色应用,“掌上办”“指尖办”内容更加丰富。二是优化空间布局,贴心设置母婴室、茶水间、休闲书吧、儿童娱乐等公共服务区域,塑造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服务格局,为群众提供更便利、更优质的政务服务环境;三是针对老弱病残孕等有特殊需求的群体,将服务窗口前移,开通“绿色通道”,免费提供咨询、指导、协调、帮办、代办、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延时服务等。全区16个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234个便民服务站均配备2名以上兼职“上门办”服务专员,今年以来,为特殊群体提供6609次上门办、帮办代办等服务。(张元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