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有序引导城市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下乡服务,强化农业科技人才和农村高技能人才培养。”做好新时代乡村人才振兴工作,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打造一支沉得下、留得住、能管用的乡村人才队伍,让人才驰骋在“田间地头”,写好人才助力乡村振兴的“大文章”。
找准人才引进“着力点”。持续健全政策机制,优化保障措施,持续加大支持乡村人才创新创业的资金投入,建立健全乡村人才评价体系,研究制定有别于国家职称系列的“地方标准”,激发乡村人才干事创业热情,引“水”涨船高。讲好“乡愁”故事,用好“亲情、乡情、友情”的情感纽带和“血缘、地缘、业缘”的社会联结关系,开展在外优秀人才回引工程,引“水”到渠成。坚持需求导向,聚焦地域特色、产业特点,面向农业类高校院所,征集“周末式”农业科技人才,靶向开展专家结对计划,确保人才与需求精准匹配,引细“水”长流。
抓住人才培育“主干线”。探索建立发现培养乡土人才的长效机制,拓宽乡村人才的选培渠道,全面摸底掌握专业技术人才、农村高技能人才、农业科技人才等人才力量,按照行业分类、实际技术水平和社会影响力进行分类建档、登记造册,建立种养殖业、项目经济、自然资源等专业人才库,实行动态管理,提高人才资源统筹利用效率。探索“院校+镇村+科技小院”培养模式,采取理论教学、情景模拟、现场指导、一线锻炼等方式,对人才开展理论培训和实践指导。聚焦乡村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群众增收等模块,推动人才跟班学习、交流探讨、教育培训,培养出一批善经营的“土专家”、懂技术的“田秀才”,实现人才链与农村产业链双向聚合,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扩大人才成就“受益面”。总书记指出:“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当前,城乡交通、医疗、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差距逐步缩小,乡村基础设施配套条件大步改善,舒心生活、安心追梦的人才生态沃土愈发丰厚。要进一步缩短服务人才的“距离”,建立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优秀人才机制,采取协商、谈心等多种方式,常态化了解人才思想、工作动态,切实解决人才工作生活中的“关键小事”。选送有培养潜力的中青年专家人才走进“田间地头”深造锻炼,强化岗位晋升、工资福利等激励保障措施,为人才能力、素质、生活提升提效提质打通“快车道”,让乡村人才工作有干头、事业有奔头、待遇有想头、生活有靠头、心里有甜头。
作者:丛煜晋、吕鹏君
单位:山东烟台市蓬莱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