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全的热点资讯 有志青年的精神家园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要闻 > 正文

以科技之兴,便民之利,助国之强

时间:2024-07-10 16:01:21 来源:中国新闻资讯网 浏览量:

  中国国家博物馆利用AR技术,让灰扑扑冰冷的兵马俑在手机中鲜活复原,呈现大秦风光;黄河流域在建最大水电站玛尔挡水电站全面投产后,预计多年平均年发电量将超过73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22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816万吨。诚如习总书记多次在会议上强调的“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唯有以科技之进步,打造新质生产力,才能提升民生水准,助力国家复兴强大。

  科技丰富文旅方式。陕西西安,利用VR技术让游客“穿越千年”共享大唐不夜城的盛世。如今,通过AI、VR红外线等科技手段打造沉浸式体验,提升旅游质感、互动感的情况已屡见不鲜。就连《清明上河图》也能历经建模、着色、动画、渲染等过程,以数字技术的力量“活”起来。数字技术在各大景区的广泛运用受到大量好评,大力推进文旅数字化战略已成当下时势必然。应对时代更迭的猛浪,“文化+旅游+科技”三位一体是密不可分的必然趋势,深挖文化资源价值,有效利用科学技术,才能实现新时代下文化资源的充分应用,开辟文旅发展新赛道,使“走马观花”的旅游成为身临其境的“异时空异世界”新体验。

  科技改善民生条件。在2023年的杭州亚残运会现场,一只名叫“小西”的智能电子导盲犬摆脱传统导盲犬培育难、对场合有要求等缺点成功进入民众视野,紧牵狗绳即可避开障碍、随叫随停,还会耐心等待、左右观察,顺利带“主人”到达目的地。智能导盲犬零情绪状况、低意外发生率,将少数“狗不得入内”的地方横扫,更加便利盲人生活。自适应模块化鼠标套件、人工耳蜗、智能假肢等,科技发展不仅为为残障人士改善便利生活方式,也为他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赋予人生和未来更多可能性。

  科技拉动生产力。在青岛平度市南村镇绿色增粮先行示范区,3架载着肥料的植保无人机,一个来回即可完成30垄小麦的施肥作业,效率高且播撒均匀。除无人机外,北斗导航翻耕机、绞盘式喷灌机等先进农业科技装备均以高效高产高质的实力进入田间地头。先进的农机装备不仅减轻农民耕种负担、降低劳动强度,还极大地提高了粮食的产量,以科技创新为全年粮食丰收夯实坚实基础、提供重要保障。

  (江西省丰城市张巷镇    熊后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