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全的热点资讯 有志青年的精神家园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要闻 > 正文

聚焦“两个结合”,党纪学习教育因何而“合”?

时间:2024-07-11 16:01:01 来源:中国新闻资讯网 浏览量:

  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之所以有自我革命的勇气,是因为我们党除了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开展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鲜明主题,进一步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对于党和国家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党纪学习教育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性工作,对于增强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新时期,在党纪学习教育中融合“两个结合”,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能够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更加坚实的理论支撑和文化滋养。

  聚焦“两个结合”,深入探索党纪学习教育的这几个维度,可以更好地推动党的建设和发展取得新的成效。

  第一个维度 内在逻辑

  对于一个政党,纪律是生命线,文化是延长线。

  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我们党加强纪律建设的成就和经验,深刻领悟“两个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和最大法宝,并深入理解把握党纪学习教育与“两个结合”之间的内在逻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党纪学习教育的理论基石。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学说强调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有严格的纪律,以保证党的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这与党纪学习教育的目标高度契合,为党纪学习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

  中国具体实际是党纪学习教育的实践依据。中国的国情和党情决定了党纪学习教育必须紧密结合实际。不同历史时期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不同,党纪的重点和要求也应相应调整,以适应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党纪学习教育提供丰富滋养。总书记指出,“古人所推崇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第一位的。我们共产党人更应该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塑造,在廉洁自律上作出表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道德观上非常注重修身正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规范、价值观念如忠诚、廉洁、自律等,与党的纪律要求有着内在的一致性,为党纪学习教育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思想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价值观念,强调“仁爱”“礼义”“和谐”等核心理念,这些都与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社会公平、正义不谋而合。

  第二个维度 现实需求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

  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进一步强调,“两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人取得胜利的最大法宝。

  当今时代,加强党的纪律教育和廉洁自律教育对于党员干部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个过程中,深度融合“两个结合”,是确保教育学习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

  为什么要“一合再合”?

  党纪学习教育与“两个结合”的深入融合,是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必然要求。通过这种融合,可以更好地发挥党的纪律建设在确保全党统一行动、提升党员干部素质、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党纪学习教育与“两个结合”深入融合,是使党纪教育更贴合中国国情和实际的有效途径。中国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环境,将党纪教育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能够更好地适应我国的政治生态和社会发展状况,增强党纪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党纪学习教育与“两个结合”深入融合,能够从深厚的中华文化根基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如“清正廉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等思想,如忠诚、廉洁、奉公等品质,这些都是党的纪律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将其融入党纪学习教育,可以丰富教育内容,增强党员干部对党纪的文化认同和自觉遵循。通过将传统文化中的这些优秀元素与党的建设深度融合,可以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促进党内风气的不断优化,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道德支撑。

  第三个维度 实践路径

  心中有戒律,思想有遵循,行动有方向。

  “两个结合”作为我们党在探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时凝练出的智慧结晶,不仅揭示了深刻的规律性认识,更是赋予了丰富的方法论内涵。在党纪学习教育中深度融合“两个结合”,有助于提高党的纪律建设质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首先,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必须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坚定信念与责任担当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人民至上、持续赢得民心。

  马克思主义强调无产阶级政党的纪律性和组织性。党的纪律建设,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继承和发展,是确保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得到贯彻执行的重要保证。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应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深度融合,从而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应用的互动中不断推进。

  党的纪律建设以理论创新来指导前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是在不断的理论创新中实现的。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针,精准导航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巨轮,始终坚持理论与中国实际深度融合,由此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一系列重要理论成果。在加强党的纪律建设上,通过深入研习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同时和中国实际紧密结合,可以促进党纪建设与时代同步发展,不断提升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

  党的纪律建设从实践应用中获取力量。实践应用是检验理论正确性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价值在于其强大的实践指导力。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阶段,都需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以解决实践中的问题。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党纪的内涵和外延亦应随之扩展,使其能够有效适应新的实践需要。比如,当前我们强调要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环境,其实质就是要结合新的实践要求来加强和创新党的纪律建设。

  通过理论创新不断提升党纪建设的科学性和时代性,通过实践应用检验和完善党的纪律,这种理论创新与实践应用的相互促进不仅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和指导意义,也保证了党的纪律建设能够与时俱进,充分发挥其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核心作用。

  其次,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就是要从思想上真正建立牢固防线。

  若一个人无法战胜自己,制度建设再严密无隙,也会违背初心、忘记使命。在方法上,要求慎独慎初慎微,强调“吾日三省吾身”,强调“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这些理念为推进党纪学习教育提供了丰富养分。在探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与党的建设深度融合,是不断丰富党的文化内涵、提升党的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文化传承与纪律规范的有机结合方面,这一过程不仅体现了对民族文化的尊重和传承,也展现了党的自身建设的深度发展。

  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它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强调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有着天然的联系。

  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繁衍不绝的根本所在。通过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结合,可以使传统文化中的进步价值观念得到新时代的诠释和发展,使之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这种结合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要在深刻理解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其进行科学的批判和吸收,使之成为增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因素。

  从纪律规范的角度看,要始终保持不断自我革命的清醒,及时发现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坚持严格的组织纪律,这是党的力量所在,也是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保证。

  笃学为先,深思为要,真用为本。在实际工作中,党的建设应当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将其有机融入到党的理论教育、纪律规范和作风建设之中。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教育和实践活动,引导党员干部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为推进党的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张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