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1日是邓颖超同志逝世22周年纪念日。海棠花是邓颖超同志生前的最爱,如今,西花厅的主人走了,但那“海棠花香”却一如往初、经久不绝。广大党员干部要从“海棠花香”中感悟坚定信念、奉献为民,艰苦奋斗的力量,做“花香”的传递者,让花香飘满祖国大地。
坚守“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理想信念,传递“一寸丹心图报国”的赤诚花香。“志之所趋,无远勿届。”从新中国成立前多年艰苦奋斗到新中国成立后的繁重工作使她体弱多病,但72岁的她不顾年事已高,坚决服从党的决定和人民的需要,毅然走上了岗位。随后的五年内参加各种重要会议出国访问、接待外宾、看望同志高达1612次。古稀之年,克勤于邦,不忘初心,那花香中传递的是邓颖超同志对党的一片忠诚,是她愿以寸心报华夏的忠实写照。广大党员干部生逢盛世,要坚定理想信念,把初心使命扎根心里,把忠诚于党落实在行动上,多到困难矛盾集中的一线壮筋骨、练胆魄,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接受政治考验,在新的征程上传递“一寸丹心图报国”的赤诚花香。
胸怀“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为民初心,传递“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奉献花香。“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邓颖超同志一生致力于女性权利解放,密切联系群众,为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毫无保留地奉献自己的一切。她始终坚持党性原则,严守组织纪律,功高而不自满,位高而不自居,严格要求亲属不搞特殊化,特意在遗嘱中提及要正确对待自己和周恩来的后辈及亲属,从未以权谋私、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永葆人民公仆的本色。她的一生都是为党,没有私心、不计名利。广大党员干部要立足本职岗位,树牢群众观念,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搞“特殊化”、不搞“走后门”,始终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牢记“成由勤俭败由奢”的艰苦奋斗,传递“一粥一饭思不易”的勤俭花香。“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邓颖超同志的衣服总是补了又补,有些甚至是用周总理的旧衣服改的,旁人提出换新,她却说:“穿在里面怕什么,别人也看不见”。她规定自己每餐只需一荤一素一汤,最多加一小菜。她还反对大办丧事和在家吊唁,要求自己的后事从简。在她的纪念馆中,有着外出用的编制筐、满是补丁的袜子、破旧的布鞋......无不展现着她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继承与发扬尚俭戒奢的优良作风,当好“勤俭标兵”,带头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坚决反对享乐主义和奢靡浪费之风,坚决杜绝“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精打细算、求真务实,真正把真金白银花在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上。(南城县浔溪乡人民政府 江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