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全的热点资讯 有志青年的精神家园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要闻 > 正文

新时代主旋律影视作品对大学生价值观塑造的影响研究

时间:2024-07-21 17:31:29 来源:中国新闻资讯网 浏览量:

  【摘要】主旋律影视作品承载着当今社会积极向上的主流意识形态,弘扬社会主义时代精神,激发了观众追求理想的坚定意志。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他们恰逢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增长的黄金时期,其价值观展现出多元化与深度思考并存的鲜明特点。主旋律影视作品凭借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社会内涵,有效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育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并传承坚守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全球化与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面对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冲击,主旋律影视作品更成为他们抵御不良思想侵蚀、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坚实盾牌。综上所述,新时代的主旋律影视作品在塑造与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方面,尤其是对大学生价值观的积极影响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关键词】主旋律影视作品 大学生 价值观

  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优秀文艺作品犹如阳光般温暖、清风般拂面,能够启迪智慧、温润心田、陶冶性情。文艺作品作为社会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凭借生动的形象刻画、丰富的情感抒发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使人的灵魂得以净化与升华,激励人们深思生活的真谛与价值所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教育水平的持续提升,文艺在引领价值观方面的作用愈发凸显,因此,它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思想道德教育领域中一股不可或缺且强大的推动力。

  在当今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全球化的持续深入,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正经历着不断的变化。影视艺术,作为一种具有深远影响力的媒介,通过画面、声音与情节的精妙结合,能够生动鲜活地塑造人物形象、铺陈故事情节,引导观众在情感层面产生共鸣,进而在思想上获得启迪与教育。特别是以弘扬社会主义时代精神为主旨的主旋律影视作品,它们不仅激发了人们追求理想的坚定意志,还赋予了催人奋进的力量,为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新的视野与路径。近年来,主旋律影视作品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迅速崛起为新时代影视作品中的重要类型之一。当代大学生这一年轻群体是影视艺术的主要受众之一。他们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有着极强的接受能力,对影视作品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高度关注。因此,将影视艺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对塑造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主旋律影视作品的发展

  在电影中,主旋律通常体现为影片的核心价值观、精神追求以及情感线索,构成了影片希望深刻传达给观众的核心理念。主旋律作品往往聚焦于正面、积极、向上的内容,旨在引导社会舆论导向,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并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与持续发展。主旋律影片的概念可追溯到1987年,当时中国电影局明确提出了“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号召,标志着主旋律电影的正式兴起。这一号召不仅旨在引领中国电影创作走向更加积极、健康的道路,而且为主旋律影视作品的创作实践提供了清晰的方向指引和理论支持。

  新中国成立前,延安电影集团与东北电影公司相继拍摄了《生产与战斗结合起来》、《桥》等一系列作品。这些作品虽然在艺术表现力上稍显稚嫩,但却生动地记录了历史变革的波澜壮阔,主要围绕对“战斗岁月”的缅怀与对“革命精神”的深情讴歌。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民族解放和胜利的伟大时刻的到来,电影逐渐成为了传播价值观的重要媒介。这一时期涌现出了《神笔》、《老兵新传》、《青春之歌》等众多佳作,它们不仅深刻反映了革命根据地的英雄事迹,还细腻描绘了人民群众在奋斗中的生活图景。改革开放后,中国电影迎来了多元化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主旋律影视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均突破了上一时期的模式化框架,展现出多元化、类型化的崭新态势。邓小平同志提出“一切宣传真善美的都是主旋律”为这一时期的电影创作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思想。在这一时期,作品类型丰富多样,既有深入挖掘历史人物与事件的影片,《开国大典》、《开天辟地》、《秋收起义》;也有反映社会变迁和人民生活的佳作《城南旧事》、《人生》、《黄土地》等。进入21世纪,主旋律影视作品持续突破传统创作理念与模式的束缚,在意识形态的表达与类型化人物的塑造上展现出更加丰富的多元化和生动性。创作者们更加注重深入挖掘影片人物内心世界,力求让角色触动观众心灵,引发深思,并为观众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这一时期,众多优秀的主旋律影视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包括《云水谣》、《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等。这些作品在深刻体现民族性和时代感的同时,也融入了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成功实现了文化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

  近年来,随着影视产业的蓬勃发展和观众审美水平的持续提升,主旋律影视作品的创作数量实现了显著增长,同时,作品质量也迎来了质的飞跃。这一时期,众多题材新颖、内容丰富、制作精良的优秀主旋律影视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包括《我和我的祖国》、《红海行动》、《攀登者》、《长津湖》等。这些作品不仅在国内市场上赢得了广泛赞誉和巨大成功,还成功走出国门,在国际舞台上产生了深远影响,展现了中国影视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特征

  在飞速发展的今天,出生于改革开放后第三个十年——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增长的黄金时期的一代人,已成长为“当代大学生”。他们自诞生之初便沐浴在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之中,享受着丰富的物质条件与便捷的互联网服务。因此,这一代“00后”大学生的眼界更加开阔,兴趣爱好更为广泛,思想观念也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特点。然而,随着我国生育政策的调整以及一系列国家重大事件的影响,这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展现出了独特的时代烙印。

  首先,这代大学生成长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较为严格的时期,因此许多大学生身为独生子女,从小便备受宠爱。这样的成长环境促使他们普遍更加关注自身感受,注重自我实现和个性化发展。他们追求个人价值的最大化,高度重视个体独特性和创造力。在学习、生活和职业选择中,他们更倾向于依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来做出决策,而非盲目跟从他人或社会期望。与此同时,这一代人的成长伴随着我国多个历史性时刻的见证,如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壮丽升空与安全返回,以及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等。这些重大事件不仅让当代大学生深刻体会到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显著提升,也让他们亲眼目睹了物质条件的飞速发展。因此,他们在物质层面的需求得到了较为充分的满足,进而开始追求精神文化的深层次滋养,热衷于阅读、音乐、电影等文化活动,以寻求精神上的愉悦与满足。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种背景下,部分大学生中出现了“佛系”观念,这种看似乐观淡然的生活态度,实则可能隐藏着贪图享乐主义的消极倾向。尽管如此,当代大学生在享受良好物质条件的同时,也依然面临着学业繁重、就业竞争激烈以及婚恋问题等现实挑战。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已深深植根于青年学生群体的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我国普及的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然而,受限于多种因素,教育实践中仍多以“灌输式”的被动教学方式为主。面对这代人独特的成长环境,他们已不再盲目跟从或迷信“权威”,这种被动的教育方式难以使这一代大学生产生对“权威”的服从感。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当代大学生接触到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他们展现出更加开放的态度,能够欣然接纳来自不同背景和观点的人,体现了显著的包容性。这种多元化与包容性不仅展现于对国际文化的深入理解和尊重之中,也体现在对国内不同地域、不同群体文化的广泛接纳与和谐融合上。互联网的普及与数字化技术的日新月异,进一步深刻影响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与表达。他们日益依赖网络作为信息获取和思想交流的主要渠道。近年来,一些西方国家敏锐地意识到软文化在塑造价值观方面的巨大作用,因此更加积极地通过网络平台和影视艺术手段,向我国传播与我国主流价值观相悖的意识形态,企图借此影响甚至侵蚀我国当代青年的价值观体系。

  新时代主旋律影视作品对大学生价值观塑造的影响

  在物质条件日益丰富的当代社会,我国正坚实地迈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中,特别是在2020年、2035年及至2050年这些关键时间节点上,这一代青少年、青年乃至中壮年群体,正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不可或缺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每一个重要转折时期,文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扮演着引领时代变迁、推动社会进步的先锋角色。我国主旋律影视作品,自诞生以来,便紧密伴随我国历史发展的脚步,通过不同历史阶段的作品,生动展现了各个时期的主流核心价值观念,深入挖掘爱国主义精神,聚焦那些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前进的杰出人物及其伟大事迹,将爱党爱国的社会主义精神内核深刻而广泛地传递给广大观众。

  首先,在创作类型和题材上,主旋律影视作品实现了显著的多样化发展。除了传承经典的革命历史题材外,还涌现了大量反映当代社会现实、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巧妙地以小见大,通过小切口展现大主题,以小人物的命运轨迹映射大时代的波澜壮阔,生动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辉煌成就与人民群众的奋斗历程。例如,《山海情》深刻描绘了西海固贫困地区人民在福建对口帮扶的坚强支持下,如何将昔日风沙漫天的“干沙滩”转变为富饶美丽的“金沙滩”的壮丽史诗;《人世间》则借助周家三代人的视角,细腻刻画了数十位平民子弟在半个世纪社会变迁中经历的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对于这一代大学生而言,由于未曾亲身经历国家过去的种种考验,新时代的主旋律影视作品成为了他们了解国家历史、培养爱国主义情怀的重要途径。这些作品不仅让大学生群体深刻认识到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无论是在历史长河中面对落后的国情,还是在当今中国快速发展的社会现实中,都是中国人民用辛勤汗水铸就的辉煌成果。同时,这些影视作品也激励着每一位中国人不忘初心,铭记先辈的艰辛付出,即便在物质条件日益丰富的今天,也要坚守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坚决抵御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的侵蚀,继续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其次,在主旋律影视作品的创作过程中,艺术表现与技术创新并行不悖。一方面,创作者们深入挖掘人物内心世界,精心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并构建紧凑而引人入胜的情节结构,以展现艺术魅力;另一方面,他们积极采用前沿的拍摄技术、特效制作及后期制作手段,显著提升作品的艺术效果与观赏性。新时代的主旋律电影,如《八佰》《我和我的祖国》《万里归途》等,作为主流价值电影的典范,不仅传递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还弘扬了自强不息、勤劳勇敢、爱好和平等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以《万里归途》为例,该片以撤侨行动为蓝本,深情讲述了中国外交官不畏艰险,引领同胞穿越重重困境回归祖国的故事。尽管根植于战争题材,影片却巧妙运用诗意化的艺术手法,避免直接展现战争的残酷,转而以缓慢而深刻的镜头语言展现生命的脆弱与坚韧,引发观众对战争本质的深刻反思。同时,通过“等待归家丈夫的怀孕妻子”这一温情视角,影片深刻揭示了战争对家庭幸福的毁灭性打击,以“春节”“团圆”“家庭”为情感纽带,颠覆了传统战争电影的暴力呈现方式,融合了艺术电影的细腻与传统主旋律电影的价值导向,为传播主流价值观开辟了新路径。在当下复杂多变的新时代背景下,伟大的建党精神、科学家精神及革命精神等不断被弘扬,中国自立自强的时代精神亟需通过主旋律电影这一重要媒介,传递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激发国民的自信心。影视作品中的场景与情节,直观展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与治理效能,在历次时代考验中得到了充分验证。而新时代主旋律影视作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艺术再现,更是让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得到了生动而直观的展现。大学生群体自觉成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守者与捍卫者,能够正确辨别并抵御外来敌对势力的渗透与颠覆,以积极向上的姿态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此外,主旋律影视作品在取得卓越艺术成就的同时,也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与可观的经济效益。这些作品通过弘扬正能量、传递正确价值观,有效引导了社会舆论与风尚。近年来,新主流影视作品更加聚焦于公共领域中的现实问题,创作了一系列凸显行业职业特征的作品,主要围绕外卖配送员、军人、消防员、警察、医生等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职业,通过讲述这些行业的感人故事,进行职业道德的示范与引领。针对当前部分大学生认为高学历应与“高大上”职业相匹配的观念,文艺界推出了大量相关影视作品,旨在展现“每一份职业都有其独特的价值与厚重感”。这些作品通过具体而生动的情节,深刻诠释了各行各业所应秉持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成功塑造了一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中国基层社会工作者形象,从而促使广大大学生对“平凡而伟大”的社会岗位有了全新的认识与尊重。《战狼》《烈火英雄》《中国医生》《中国机长》等涉及具体职业的主旋律影视作品,不仅赢得了观众的广泛好评,更在社会上引发了强烈的共鸣与反响,有效提升了公众对各行各业工作者的理解与尊重,促进了社会正能量的传播。同时,它们也通过票房收入和版权销售等方式为影视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例如,《战狼2》等影片不仅在国内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票房成功,还在海外市场上获得了广泛关注和赞誉。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爱国意识早已深深融入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血脉之中。我国的主旋律影视作品,作为爱国主义精神的生动文本载体,在传播与塑造社会主流价值观方面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特别是对于思想活跃、对新事物具有极强接受力,同时对影视作品抱有浓厚兴趣和高度关注的当代大学生群体而言,这些作品更是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利用好主旋律影视作品,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还能够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作者:河北传媒学院,潘顺磊)

  参考文献

  杨雄.“00后”群体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的新特征[J].人民论坛,2021,(10):18-22.

  彭廷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当代青年社会价值观[J].教育现代化,2020,7(31):148-151.DOI:10.16541/j.cnki.2095-8420.2020.31.042.

  郝向宇.新时代主旋律影视作品对“00后”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研究[D].山西大学,2023.DOI:10.27284/d.cnki.gsxiu.2023.001820.

  李国庆,赵亚婷,.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指导下我国主旋律电影的创作美学[N].中国电影报,2023-12-06(011).10.28064/n.cnki.ncdyb.2023.001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