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同市委组织部针对干部履职能力培训中存在的工学矛盾突出、培训方式不够灵活、培训内容不够丰富等问题,通过将干部履职能力培训融入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大局中,加强统筹协调,突出培训重点,改进关键环节,有效推动了大同市干部履职能力培训工作提质增效。
围绕服务中心工作,加大培训力度。围绕贯彻落实大同市委市政府重大战略部署,不断加大干部履职能力培训力度,分层级分领域分专题开展培训,确保及时填补干部的素质短板和能力弱项。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要求各单位主要领导将干部履职能力培训工作纳入本单位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整体部署和工作规划,加强领导、统筹安排。把干部履职能力培训作为必修课、硬任务。二是转变思想认识。通过教育引导,转变市直机关干部对履职能力培训的认知,使各级干部明白履职能力培训不是“负担”和“任务”,而是提升综合素质的“训练营”和“加速器”。三是多措并举开展培训。一方面综合运用集中培训、辅导讲座、同步课堂、在线学习、在职自学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另一方面组织优秀干部到情况相近、产业相似、先行先试的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和现场教学,学习先进经验,拓宽发展视野,推动思维变革。
围绕提升培训实效,改进关键环节。在举办履职能力培训时强化实践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精准把控培训关键环节。一是坚持按需培训。牢固树立按需培训理念,加强培训需求调研,按照“谁办班、谁调研”的要求,在举办履职能力培训前进行需求调研,全面了解干部需要提升的能力,想要学习的内容和希望采用的培训方法等。培训课程设置要聚焦干部最想学到的知识、最想破解的难题和最想掌握的技能,做到服务高质量发展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干部成长缺少什么就培训什么,“量体裁衣”办出精品班、特色班、品牌班。二是选派优质师资。在各类履职能力培训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要聘请理论功底深厚的党校教师和专家学者讲解理论知识,也要邀请实践经验丰富的各级领导干部、系统业务骨干和基层一线干部传授工作经验和方法,让懂政策的人讲政策、有经验的人谈经验、会方法的人教方法。三是丰富教学形式。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和培训内容,探索和拓展更加有效的教学手段。积极引入现代教学方法,把教师讲授知识点和学员讨论分析相结合,在思想碰撞中实现教学相长。综合运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多种授课形式,开展务实管用的履职能力培训。
围绕优化培训管理,加强制度建设。不断提升干部履职能力培训工作管理水平,夯实提升培训质效的基础保障。一是压实培训责任。树立“大教育大培训”的理念,捋顺培训职能。构建起市委组织部宏观指导、督促检查,各单位党组(委)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全心投入的培训工作格局。二是加强培训经费使用监管。强化对大同市市直机关干部履职能力培训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管,由市财政局每年建立“大同市市直机关干部履职能力培训专项经费”项目库,纳入全市干部履职能力培训计划的培训班次,在市委组织部审批后,可从“大同市市直机关干部履职能力培训专项经费”项目库中安排预算经费,并由市财政局划拨至承办单位,提升培训经费使用效益。三是强化质效评估。健全培训质量评估机制,完善质量评估措施,重点对履职能力培训工作和培训成效进行质量评估。采取跟班学习、学员访谈、质量评估等形式,对履职能力培训组织工作、教师授课水平、培训内容进行评价。坚持全过程考评,突出考评方式的多样化、系统化。培训前期采取撰写党性分析报告、查阅学员履历等方式考核党性修养和作风养成;中期采取打卡签到、随堂测验、课堂交流等方式考核学习态度和成效;后期采用撰写调研报告、理论测试、答辩等方式考核知识掌握程度,推动履职能力培训质量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