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习总书记在广西参观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时指出,为什么中国革命能成功?奥秘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在最困难的时候坚持下去,这样才能不断取得奇迹般的胜利。我们对实现下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应该抱有这样的必胜信念。心有所信,方能行远。青年干部作为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当有如磐石般坚定的理想信念,面对艰难困苦不动摇,面对斗争考验不退缩,以顽强拼搏的奋斗姿态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继续前行。
坚定“臣心一片磁针石”的忠党信念,铸就共产主义的革命理想。“人生如屋,信念如柱;柱折屋塌,柱坚屋固”。没有崇高理想的人生是灰暗迷茫的,缺乏信念支撑的奋斗很难行稳致远。回望历史来路,我们党能够历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归根结底是千千万万中国共产党人对共产主义革命理想始终坚定执着,“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面对严刑拷打坚贞不屈的江竹筠、舍生取义炸碉堡的董存瑞……广大青年干部当赓续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把对党忠诚作为我们的信仰;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前行力量,从重要讲话和经典著作中吸收精神之“钙”,通过理论学习内化为自己坚定的政治品格和革命理想,确保理想信念纯粹、没有丝毫杂质,政治立场坚定、没有丝毫杂念,纪律规矩严明、没有丝毫杂音,始终做思想上的清醒人、政治上的明白人、作风上的干净人。
坚定”我以我血荐轩辕“的为民信念,厚植赤诚奉献的家国情怀。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革命岁月,热血青年挺身而出奋起抗争,挽狂澜于既倒;建设时期,有志青年毅然归国隐姓埋名,研制大国利器;和平年代,无畏青年逆行出征,打赢疫情阻击战,时过境迁,但青年人许党报国的信念始终不变。李大钊先生曾教诲青年人,“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新时代的青年干部要传承“计为苍生”的家国情怀,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自觉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以担当作为奉献人民,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把中国这艘巨轮驶入充满希望的新时代。
坚定“踏平坎坷成大道”的奋进信念,践行担当作为的时代重任。心中有信仰,行动有方向,脚下有力量。理想信念是担当作为,攻坚克难的精神动力。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飞天,从“嫦娥”奔月,到“蛟龙”入海;从“北斗”组网,到“雪龙”破冰;从天问探火,到墨子升空,中国航天人用“踏平坎坷成大道”的奋进信念,突破一道又一道难关,把梦想写在更高远的天空。如今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正处在滚石上山的关键阶段,“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广大青年干部更应知责思进、担责有为,把坚定的理想信念转化为对奋斗目标的执着追求,对本职工作的不懈进取;要实学实干,脚踏实地,在攀登知识高峰中追求卓越,要一马当先,迎难而上,在攻克挑战难关中斩将搴旗;要起而行之,敢于创新,在真刀真枪的实干中成就一番事业,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西城街道办事处 高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