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川区天生港镇街道通燧社区毗邻华能、天生港两大电厂,辖区内大部分住宅楼都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成,社区内常住居民中60周岁以上的老人占辖区总人口的近70%,是南通市老龄化程度最高的社区之一。为推进文明城市长效管理工作,化解老旧小区治理中存在的难点及痛点,社区以基层党建为引领,依托“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的开展,上下协同,横向联动,在做实基础工作的同时,找准文明城市长效管理中存在的盲区漏点和薄弱环节,精准发力补短板,全力以赴抓提升。
一是夯实基础,打造“专而优”的创建队伍。以精耕细作,多管齐下的形式,将“平台+志愿+多元”的理念融入社区物业服务管理,采取接地气、有生活气的工作理念,打开物业服务管理建设的“大天地”。结合打造红色物业阵地的契机,通过开展“1+3+N”的社区治理工作法,借助物业公司及周边企事业单位搭建一个物业服务管理平台,落实红帆渔民党员先锋、美家美户绿色卫士、365巡防等创建志愿服务队伍,以社区党组织、物业服务人员、渔民党员、居民代表、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多元参与的形式,引导居民讲文明、树新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组织收集居民需求,多方协商解决小区事务,充分发挥居民的主人翁意识,把被动管理转化为主动参与小区服务,实现“自己的社区自己管、自己的楼幢自己美、自己的网格自己评”的群众参与、群众受益、群众欢迎的生动局面。
二是抓牢根本,创优“精而细”的环境品质。三八新村在老小区改造后,居住环境显著提升,服务阵地进一步完善,在维护好这些成果的同时,社区聚焦长效管理中的难点,对新村内的卫生死角、乱堆乱放、建筑垃圾等进行常态化整治,逐步解决垃圾乱倒、电瓶车辆乱停放、小区私拉乱接、广告乱贴等问题。重点聚焦流浪犬整治这一老百姓关注的民生问题,在前期做好犬只登记、防疫等相关工作的基础上,社区创新工作思路,设置“宠物拾便箱”“宠物厕所”,不仅破解了宠物狗乱拉乱排难题,还让小区环境得到了改善,邻里关系也和睦了许多。为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安排专人对宠物公厕及周边区域进行定期消毒消杀。社区通过以上举措,让文明养犬成为社区常态,共同营造文明、和谐的社区环境。下一步,还将联合街道相关职能部门做好无主犬和流浪犬的整治工作。同步提升社区楼道文化,优化楼道环境,通过一楼一品的楼道文化建设等小环境优化项目来创优居民居住生活品质。
三是把握关键,提升“勤而实”的治理效能。社区将基层党建工作与物业管理相融合,发挥社区“微孝i家”社会组织的作用,成立“微孝‘渔’你”红色物业,搭建以社区、社会组织、物业企业‘三方联动’机制,组成了以社区书记、物业公司经理、社会组织工作人员以及热心社区建设的居民的人员架构体系,形成了组织共建、资源共享、实事共做的社区治理格局。同时持续深化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夯实扁平化管理,依托现有的基础网格和专属网格,通过社区干部分片包干,一人一格,对照创建要求,开展日常环境巡查,通过日巡查、周汇总、月点评的方式,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整改,及时落实。通过网格巡查的方式,进一步巩固创建工作长效管理成果,提升社区治理效能。
四是坚持导向,营造“和而美”的创建氛围。社区全方位开展创建宣传发动工作,通过线上线下、户外室内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全面动员,发动社区微孝志愿者、退役军人红色志愿服务队等队伍,积极参与创建,努力使创建活动家喻户晓,切实提高创建的知晓率、支持率、参与率。结合传统民俗和重要节日等开展融合性的宣传教育实践活动,重点加强卫生意识、交通意识、公共道德意识的培养,帮助居民自觉养成良好文明习惯。
文明无句号,创建无止境。通燧社区始终把“党建+创建”模式有机融入到社区环境整治、志愿服务、文明劝导、文化宣传等各项工作中,注重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形成了党建与文明创建交汇融合、双向提升的良好格局,助推“如意天生”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迈向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