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甬高速夜间集约化之战打响后,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彰显本色,在黑暗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照亮着施工前方的道路。
不忘初心养护人
“施工一定要注意安全!”小小的身躯、洪亮的声音,循声望去,只见他向施工人员认真交代着作业中的危险因素。他就是宁波区域党支部宣传委员兼纪检委员——虞晓兵。他不仅拥有“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眼界,也拥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气魄。
作为一名党员,自杭甬高速集约化施工以来更是以身作则,时刻把安全施工放在首位,用实际行动证明,不忘初心、坚守岗位。施工前期他持续对区域内地方道路分流期间车流量进行监控统计,形成书面数据报告,并根据相关数据和方案与业主、交警等相关部门经过10余次反复讨论和修改。同时积极与兄弟项目部进行沟通协调,集中调配人员,联系外部机械设备,统筹优化各方资源。
对本次涉及的金500余名施工人员进行针对性安全交底工作全覆盖,做足做细各项安全工作。施工期间为了保证施工能够安全稳定,他没日没夜不停进行预警检查,面对长达30余公里的施工路段,只要一有事情需要他,他根本不用多想,即使经历长时间工作,也会马上“出征”。
黑夜为施工增加了难度,每次巡检看似简单,却是一个细致活儿,每一台设备的运行状况、每一位工人的工作情况、每一条道路的车流信息……他都要边检查边指导。时间总是悄然而逝,工作精神也到了极限,等一切安排好,他这才满意而归,日出的阳光洒在他的身上,将胸前的党员徽章照得更加闪亮。
不辞辛劳养护人
集约化施工期间,人们常常看到有一个人拄着拐杖、拖着石膏的脚,不停接着电话,穿梭在项目部,他就是钱世龙,现为交工养护宁波项目部机料科科长。
本次集约化施工总共包括2个罩面施工班组,1个调平班组,护栏提升及绿化修剪日常养护等作业队伍,需要非常多的物资。但有钱世龙在,工作就会井井有条。9月9日,新进场摊铺机4台,钢轮12台,皮轮压路机5台,发电机8台,所有施工设备近50台,作业车辆近80辆。通常,他总是比别人先出现在施工现场,在检查道路通畅情况后,将所有高杆灯和发电机安排在每一个路口,为的是给驾驶员们再加上一份安全保障。
目前施工每天需要3000吨左右沥青混合料,由3个拌合楼同时供料,每天拌料协调和料车的安排就变成重中之重。他必须根据施工进度及时补足,每一车材料从出厂到卸货都亲自监管。不管是在风雨里还是日晒中,他都干得兢兢业业,不知疲倦。
在调试乳化沥青车时他扭伤脚踝,同事都劝他好好休养,他斩钉截铁地说“事情太多了,项目部需要我,我一定要坚守到集约化施工结束”。不管是自己项目部人员还是其他项目部人员都被他的尽职尽责所折服。
无畏青春养护人
叶丹颖是宁波项目部办公室的一名行政人员,也是今年的一名新生。在经历7.26杭甬高速“烟花”抗台抢险后,累积了不少经验,但此次的杭甬高速夜间集约化施工,无疑是更大的一次挑战。她迎难而上,拍拍胸脯说道:这有啥,我年轻,我有力量,我能吃苦,我不怕!九层之台,起于累土。集约化施工顺利开展离不开前期的精心准备。作为交工养护新生代力量,她全身心投入后勤保障工作,积极配合办公室主任做好后勤保障、信息宣传及党建等工作。
施工前,为了能满足500余人早、中、晚、夜宵及住宿,每天不是打电话沟通询价,就是实地查看饭菜质量及住宿条件,为的就是能让前线的施工人员吃好住好。
临近施工,施工人员不断入场,因疫情防控要求,她不厌其烦收集核对每人的行程码、健康码及核酸检测报告,坚决不放过任何一位可疑人员。为了能及时妥善安排人员住宿、用餐,方便班组管理,她积极与各科室沟通,在施工人员未入住前,不断调整人员住宿。就这样,每天最早也是晚上十一点才回宿舍休息。
施工期间,为了能保证大家吃到一口安全卫生热乎不重样的饭菜,她紧盯供餐商家送餐质量。到晚上十点半,主动参与夜宵发放,直至凌晨三点,确保夜宵送到每位工人手中。
从8月下旬的筹备工作开始到集约化施工中,她一天也没有停歇,时刻在办公室待命。期间要面对很多琐碎、复杂的人和事,有崩溃到偷偷抹眼泪,也会委屈到满脸通红,在前辈们的鼓励及安慰下,她深知自己重任,她咽下委屈,笑笑说没事,继续完成手中的工作。
宁波项目部正因为有这些不忘初心、不辞辛苦、无畏青春的养护人在默默奉献自己的力量而变的强大。今天,他们三位只是众多公路人的缩影,还有更多的公路人一直奋斗在前线,感谢他们对岗位的坚守,向每一位努力工作的公路人致敬!(赵志英、叶丹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