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新媒体传播规律。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传播,新技术推进媒体格局的变化,深刻影响舆论生态格局。内容呈现形态更加丰富。随着新技术的运用,新闻呈现形态从图文、音视频,到VR、AR,使得新闻从“看得到”“听得到”向“体验得到”转变。内容分发渠道更加精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普遍应用,改变了新闻采集、制作、发布方式,重塑了信息传播流程,内容更加精准地抵达受众。面对新技术的运用和媒体舆论格局的变化,要遵循网络媒体传播规律、把握时度效原则,进而提升互联网传播格局下的舆论引导能力。
这些年,社会上发生的网络暴力事件,一个感觉就是“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造谣成本很低,信息发出后,造谣者对于信息真实性不负责任,有些是有意甚至是恶意传递一些信息,但却给受害者带来极大的伤害,受害者要维权也很不容易。不论是河北邢台17岁男孩刘某州因不堪忍受网络暴力而选择轻生,还是浙江杭州女子取快递被造谣出轨快递小哥,抑或四川德阳女医生遭受网络暴力后自杀……一件件令人痛心疾首的事件、一幕幕血的教训,无不在向人们展现着网络暴力带来的危害,令人震惊心痛与惋惜。
培育全媒体人才队伍。人才是媒体机构的核心竞争力,推进新媒体技术的运用,关键是要全面提升采编人才队伍使用新技术的能力和水平。一方面,记者要向全媒体记者转型,建设一支能够服务传统媒体、新媒体、视频多个平台的记者队伍。另一方面,编辑队伍既要有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的素养,又要成为熟悉新媒体文本写作、熟练操作视频剪辑、录音配乐的多面手。在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要关注新技术在媒体领域的更新运用,遵循新媒体传播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以新技术赋能内容生产,不断提升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齐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