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人印象里,55岁这个年龄的人,下班后应该正是和老友和同事,三三两两坐在棋牌室喝茶聊天或者打几圈小牌的时候。而他,却因为对党的工作的炽热情怀和对巩固脱贫成果的关切,再次提上公文包,成为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他的名字叫贺余恭,是吉安市吉州区烟草专卖局派驻樟山镇樟山村的驻村第一书记。上任的这一年来,贺余恭吃在樟山村、住在樟山村,帮助村民改善生活环境,引进产业稳步提高全村收入,以实际行动温暖了所有村民的心。他表示,绝对不辜负组织的重托和各村民的期望,全力以赴做好乡村振兴工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动所在帮扶村振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带着亲情驻村
樟山村下辖10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465户,计1850人,村民以种植业为主。樟山村林地面积2629亩,耕地面积1600亩。现两委班子7人,全村党员41人,其中女党员2人。樟山村村级活动场所于1998年建成,占地面积90平方米。村财年收入4万元,2019年全村在册建档立卡贫困户23户。
去年8月,贺余恭被选派到樟山村担任第一书记。为了尽快进入工作状态,上任伊始,贺余恭便将家安在了村部,在第一书记工作室,一张简易的单人床紧挨着办公桌。为了迅速了解掌握全村23户贫困户的家庭情况,贺余恭挨家挨户进行走访,收集贫困户信息,分析他们致贫的原因,帮助他们制订脱贫计划。在工作中,贺余恭和很多贫困户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贫困户刘十苟的妻子患有慢性帕金森病和抑郁症,去年9月份住院进行治疗,刚一出院,贺余恭便来到他家嘘寒问暖,还跑前跑后为他们报销医药费,帮助申请慢性病医保补助。贫困户刘十苟说:“第一书记来了后,帮助我们解决了很多困难,我感觉党和国家的好政策离我们越来越近了,真是太感谢了。”
“洗毯子洗不了,也拿不起,有了洗衣机就轻快了。”贫困户彭智尤开心地说。前段时间,贺余恭在村内走访时得知,由于天气连续降雨,66岁困难户彭智尤老人不敢洗衣物。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个“微心愿”他记在心里,于是他及时与吉州区烟草专卖局党支部对接,协商启动“微心愿”认领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帮助困难群众实现“微心愿”。彭智尤老人的“微心愿”一经发布,党员同志们纷纷认领“点亮”,自掏腰包捐出1500余元为他购买了一台洗衣机。“作为驻村书记,通过认领‘微心愿’也是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的一个具体实践,帮助群众实现一些小愿望,提升他们的幸福感,弘扬正能量。”贺余恭说。
带着真情帮扶
贺余恭是一名老党员,拥有相当丰富的党内工作经验。针对该村村两委班子人员年龄结构偏大、文化素质较低的问题,他走遍每家每户,深入宣传发动,争取群众理解和支持,全力协助抓好村两委班子建设,帮助该村选出一些群众拥护和信任,年轻且素质高,真正想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好干部,顺利完成了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工作,大大增强了该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同时向吉州区烟草专卖局争取了10万元作为组织建设投入资金,为垒实村级组织提供人力支持和资金扶持。
贺余恭说:“只有甘做群众的贴心人,才能赢得群众信任。”为打通村组水泥路,贺余恭积极向上争项目,在市、区等相关单位的支持下,筹集资金40多万元,用于村组道路建设。同时大力发展光伏产业,成立光伏产业合作社,帮助樟山村整修村办公楼,建沼气池,开展村容村貌整治和新农村建设,改善村组生产生活环境,受到干群的一致好评。脱贫户夏秋英告诉笔者,“现在家里水电通,门前路路通,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了。”
作为樟山村的第一书记,贺余恭始终把脱贫攻坚,带领群众奔小康作为自己的第一责任,并努力践行,他常说:“群众的事最小也是大事,自己的事最大也是小事”,正是有了这种责任担当,樟山村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大道上路子越走越宽广。
在乡村振兴道路上,变化的是村庄,不变的是初心,而他的坚守并不孤单,吉安市吉州区烟草专卖局积极响应国家和行业的号召,配合当地政府部门,持续巩固了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乡村振兴工作展现了烟草行业应有的责任和担当。(谭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