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群传递信息形式多样、方便快捷、互动及时,因其“好用”,成为我们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交流工具。基层工作直面企业和群众,一言一行关乎群众感受,代表机关作风。因此,基层工作者在使用微信群推进工作时应该建群有据、用群有度、管群有序,把“好用”的微信群 “用好”,真正使微信群为基层工作锦上添花。
建群要有据。很多群众尤其是企业负责人和村(社区)工作者反映,工作微信群种类多、数量多,每天看微信、回微信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微信群数量为什么急剧膨胀?随意建、重复建是重要原因之一。微信群过多过滥成为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新变种。就此,基层工作者在建微信群时应当遵循“非必要不建群”原则,慎重建群,努力从源头上减少微信群数量。建群之前要自问两个“是否”,“论证”建群的必要性:首先自问是否确有必要建群,如果通过现有服务手段能够推进工作,那就不要建群;其次自问依托现有微信群是否能覆盖相关工作,如果能覆盖,那就依托现有群推进。基层机关和部门要建立建群把关审核机制,定期对工作微信群进行统计分析,通过“撤、并、转”及时压缩微信群数量,同时扩大主干微信群服务功能和辐射面,确保微信群少而精。
用群要有度。基层工作从根本上说面对面的群众工作。微信群只是开展基层工作的手段之一。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老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基层工作者应当牢记,数字鸿沟客观存在,不能把微信群作为开展基层工作的主要手段或者全部手段。今年4月初,吉林疫情封控期间,一名七旬独居老人因不会手机买菜而崩溃大哭。这对所有基层工作者是一个警醒: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今天没有过时;群众路线要靠“铁脚板”走出来,而不是靠手机按出来。服务企业也是一样。虽然对接基层政府的企业人员都会使用智能手机的情况,但是企业的运行情况更复杂、更特殊。如果依赖微信群调查情况、开展服务,我们对企业的了解必然是一知半解,对企业的反馈必然是一无所知。总之,作为一种沟通手段,微信群应该是加强,而不是削弱和代替“面对面”的群众工作。
管群要有序。微信群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作为一个可大可小的舆论场,叠加复制转发传播效应,微信群的社会影响力是不可低估的。很多基层工作者都是基层工作微信群的群主。作为群主,要有引导、管理和维护微信群的政治自觉和法律自觉。从自身来说,不能把工作中的涉密文件发到微信群里;在微信群里发言之前,要斟酌和推敲内容上是否有被断章取义的可能;在微信群里通报面上情况,涉及具体而敏感的人和事,要学会“打码”和模糊处理;对群里的不当言论、错误言论要及时纠正、批驳。严格管群不等于刻板管群。每逢佳节,给群友们送上一句真心祝福;及时推送和提醒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和信息……用我们的真诚和真情,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让群里的人敢讲话、讲真话,使微信群从上传下达变为上下互动的有效渠道。(江苏省金坛经济开发区组织人事局 张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