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中说到,“绝江者托于船,致远者托于骥,霸王者托于贤。伊尹、吕尚、管夷吾、百里奚,此霸王者之船骥也。”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当今社会,人才问题已成为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在《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多次提及:“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要源源不断培养造就爱国奉献、勇于创新的优秀人才,真心爱才、悉心育才、精心用才,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 这就要求我们把人才资源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各种资源的首要位置上,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把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
尊重发展多样性,人人可成才。人才是成功的保障,社会要发展,就必须重视人才。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当前,我国在人才培养上的“造血”功能不够强大,还承受着人才流失的巨大压力,自2000年以来,我国出国留学生大幅度增加,并有很大一部分尖子人才由于种种原因滞留未归。人才的流失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而欠发达地区“才而优则仕”的现象尤为严重,要解决这一现象就要破除“官本位、行政化”的用才模式,具体来说,就是营造“人人可成才、人人可成事”的浓厚氛围。人才工作慢不得,但也急不得,要遵循人才资源开发和人才成长规律,科学育才识才用才,让人才各得其所、用当其时、才尽其用。畅通人人皆可成才、人人都能干事、人人干得成事的渠道,让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实现人生抱负。
提高服务落实性,处处要留才。服务环境是人才选择去留的重要因素。一方面我们要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步伐,不断健全用事业引才聚才的体制机制,帮助人才解决困难和问题,在“落户、住房等”多方面开辟绿色通道。另一方面要为人才创造机会,为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的人才有针对性地搭建差异化创新平台,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政策保障,让他们在工作中发挥所长。确保各项人才政策落实到位对留住人才也是至关重要的,再好的政策如果不能落实到位,那也是一纸空文。政府部门要牵头,增强党管人才的统筹力度,确保各项人才政策协调落实到位,真正营造出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和机制。
加强宣传覆盖性,字字都爱才。人才不止需要展现实力的机会、需要助力创新的环境,还需要获得来自国家和社会的认可,这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最高层级的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我们应当加大人才政策的宣传和推广力度,尤其是在青年中形成群体效应,不仅能够激励广大学子为报效祖国而学习、以服务社会为志向,而且能够吸引流落在外的人才去到国家需要的地方。我们要让人才知道,只要通过其不懈的努力和奋斗,为企业或社会做出成绩得到公认,那么社会就会为他们提供更好的舞台让他们发挥其才能,从而真正做到引得进人才,留得住人才。 常州市金坛区西城街道办事处(区科技局挂职)闵红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