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王充的《论衡》当中有一句话,“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句话原意是为政者要走出庙堂,到草野和江湖中去观察、听取意见。放在当今社会,指的就是我们的领导干部一定要俯下身子接地气,只有真心实意听“民声”,了解民众的想法,知道民众的需求,才能够更好地保障“民生”,提高民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倾听民意,是和广大群众,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思想的过程,这样我们才能纠正错误,真正维护群众利益。我们可以透过历史看到,世界各国的进步,伴随着一件件个案进行的改革、变法、来推动社会进步发展,国家制度体系的完善。2021年通过的《民法典》亦是如此。《民法典》背后新推的每一个条文,都有现实中个案的影子,国家倾听民众的声音,《民法典》一经推出,得到全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赞同。
近年发生的学母亲携子跳楼、保姆纵火案、被拐少年自杀等案件,一个个生命的离去,提示着基础教育、民生保障、基层治理等等存在的问题,如果他们的死,带来的是相应的制度完善,是治理能力的提升,他们的死虽然让人痛心,但也有了更大的价值。
国家的伟大就像国家的建设一样,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砖一瓦砌成,一点一滴汇聚。愿国家继续倾听民众的声音,在一个个具体的个案中不断推进社会进步。(张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