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学习强国,浑厚而踏实的声音传来,“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产生伟大真理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产生伟大思想的时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对此,我一直深信不疑。
“要做到情为民所系,就要以党的先进人物为榜样,培养和增强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学习和树立五种崇高的情感。一要学习邓小平同志的情怀感;二要学习雷锋同志的幸福感;三要学习孔繁森同志的境界感;四要学习郑培民同志的责任感。”的确,只有学习和树立这五种崇高的情感,才能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才能切实解决好“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的根本政治问题。我时常在想,到底怎样才能学习实践这“五感”呢?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的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是邓小平同志的情怀感。我们要做有情怀的人,是要做有态度的人,是做懂得大是大非的人,是做有坚定人民立场的人,是坚信民族复兴行程万里,使命在肩必不辱使命。
“什么是幸福,为人民服务就是最大的幸福”,这是雷锋同志的幸福感。基层干部的幸福来源于先人后己、乐于奉献的成就感。只有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增强,我们才能获得实现人生价值的满足感;只有帮助人民群众化疑解难才能获得“我为人民”的成就感,才让我们体会到鞠躬尽瘁的幸福感。
“爱的最高境界就是爱人民”,这是孔繁森的境界感。总书记说过,“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而我们基层干部作为“最后一公里”的守路人,应当做到扎根基层、奋战一线,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体察民情、为民服务,帮百姓解民意、寻满意、谋利益。在恪尽职守、秉公尽责中体会为人民服务的简单“境界感”。
“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这是郑培民同志的责任感。责任担当是领导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身在其位、必谋其政”,基层党员干部的责任感主要体现在办事上面,做事要果断,不能不作为、乱作为、瞎作为,要有效得把党和国家的各项大政方针落实到位。
“群众的口碑当作自己无上的光荣”,这是孔繁森的光荣感。为老百姓办好每一件事,是基层干部为民服务本领的“磨刀石”,也是检验广大基层干部初心使命的“试金石”,“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百姓的一句谢谢,承载着对我们工作的认可,它传达了谢意,更倾注了期盼。
千川汇海阔,风好正杨帆。作为与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的我们更好学贯这“五感”,做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