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至27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必须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中国新闻网)
走好“赶考路”,必须始终保持锐意进取、拼搏奋斗的精神。“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赶考”二字代表了一种闯劲,能够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人不断进取、奋力拼搏的精神。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勇担新使命,永葆“闯”的精神、敢于斗争、勇于斗争。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面对新时代的挑战,党员干部一定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拓前进,续写新的辉煌篇章,夺取新的伟大胜利。
走好“赶考路”,必须始终坚守人民至上、民心为本的情怀。
总书记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在新时代最鲜明的宣示。“人民是阅卷人”,新时代“赶考精神”充分尊重广大人民群众这一“阅卷人”的主体性,我党要交出令人民满意的答卷,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在新的“赶考”征程中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政治立场,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做到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把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终身奋斗目标。唯有如此,才能不断克服困难和挑战,交出令人民满意的答卷,达到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
走好“赶考路”,必须始终保持居安思危、谦虚谨慎的态度。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居安思危、谦虚谨慎是新时代“赶考精神”应有态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如今,我们比任何时候都要更接近胜利,但我们面临的挑战仍然严峻复杂,中国共产党面临的“赶考”之路远未结束,只有不断“赶考”不断奋斗,才能始终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在面对急难险重任务时做到从容和坚定。广大党员干部要铭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做到常怀远虑居安思危,这样才能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新时代,面对新考题,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和坚定,在新的“赶考路”上为国家、为人民赢得胜利!(王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