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全的热点资讯 有志青年的精神家园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评论 > 正文

让农科科技人才大展拳脚

时间:2022-09-27 09:38:01 来源:中国新闻资讯网 浏览量:

  教育部、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协印发《关于支持建设一批科技小院的通知》;全国科技小院人才培养工作推进会在云南省大理市召开……最近一段时间,科技小院再次受到广泛关注。作为服务“三农”的创新举措,推广科技小院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培养知农、爱农、兴农的农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人才兴,则农业农村兴。抓实抓好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不断迈上新台阶,培养一大批农业科技人才是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农村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实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全方位培养、引进、使用人才,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式发展。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农业科研机构从业人员达7.23万人,农业领域新晋两院院士46人,234项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全国有农技推广机构5万个,约50万人。一大批农业科技人才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送进百姓家,为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当前,“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解决保基本的粮食供给“够不够”问题,保多样保质量的“优不优”问题,突破前沿争尖端、抢占创新制高点的“有没有”问题,都离不开人才支撑。从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现状来看,我国农业科技人才在结构、质量上还有较大不足,一些领域科研人才断层问题凸显。正因如此,2021年底召开的全国农业科技人才工作交流会深刻指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到了非壮大不可、非强健不行的时候,必须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使命感紧迫感,把农业科技人才工作作为‘三农’工作重大任务抓紧抓实抓到位。”

  培养农业科技人才,需要激发创新的“活力”。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破除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体制机制障碍,营造农业科技人才成长的“软环境”,这是更大激发企业和人才创新活力的必然要求。推进农业科技成果产权制度改革,坚持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政策,提升科研人员收入待遇,有效激发创新活力。实践证明,只要坚持在“放”上下功夫,在“活”上见真章,打破一些不合理的条条框框,为人才“松绑”,为“企业”赋能,就能让创新活力充分涌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