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为例
骆昌定 浙江宁海县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摘要:跨境赌博影响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家庭和睦,给国家造成大量资金流失。浙江宁海县立足数字化改革时代背景,聚焦跨境赌博违法犯罪治理拒赌氛围不浓厚、精准感知能力不足、治理机制不完善等难点痛点堵点,围绕全量感知、精准预警、协同治理三大核心业务,搭建“跨境赌博智治平台”,数字赋能跨境赌博治理,提升了涉赌人员管控效率,增强了涉赌人员参赌预测预警能力,畅通了跨境赌博治理工作机制,探索出治理跨境网络赌博的宁海模式,推进了基层数字治理创新。
关键词:跨境赌博;数字化;智治平台;宁海县
据统计,每年自我国境内流出涉赌资金超出一万亿。跨境赌博不仅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也严重影响我国共同富裕的实现。国家领导就打击治理跨境赌博工作做出多次批示,要求以最严厉措施打击跨境赌博非法活动,标本兼治。2021年以来,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立足数字化改革的时代背景,聚焦跨境赌博违法犯罪治理难点痛点堵点,围绕全量感知、精准预警、协同治理三大核心业务,搭建“跨境赌博智治平台”,数字赋能跨境赌博治理,推进基层数字治理创新。
一、跨境赌博治理现实困境
赌博是具有普遍性特点的社会现象,有一定历史渊源。自古至今,赌博一直活跃在人们的生活中,是影响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毒瘤,也是导致许多家庭支离破碎的重要因素。跨境赌博是赌博在地域范围上的延伸,治理仍面临诸多现实困难。
(一)拒赌氛围不够浓厚
长期以来,宁海县由于缺少针对性、有效性的宣传教育举措,致使部分人员对跨境赌博的危害性认识严重不足,加上他们法律意识淡薄,参赌意愿强烈,而且存在侥幸心理,极容易被发展成为跨境赌博的人员,甚至成为跨境赌博团伙核心成员,没有形成良好的拒赌反赌氛围。据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统计,2017至2021年,网络赌博案件逐年呈上升趋势。营造拒赌反赌氛围,扭转部分人员从过去好赌、想赌、愿赌的不良观念转变为不敢赌、不想赌、不愿赌的主动预防,面临较大困难。
(二)精准感知能力不足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网络技术的创新应用、第三方和第四方在线支付平台的兴起,跨境赌博网络化趋势愈加明显、涉及范围愈加广泛、参与人数愈加众多、传播蔓延愈加迅速、团伙分工愈加严密、发展人员参赌手段和洗钱方式愈加隐秘。传统调查摸排方式难以全面、准确、及时掌握参赌人员相关信息,特别是滞留西南边境或已出境人员的信息,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精准感知、主动发现跨境涉赌隐性高危人员的能力存在不足,增加了跨境赌博治理的困难。
(三)治理机制不尽完善
当前跨境赌博犯罪呈现复杂化、碎片化、隐匿化发展趋势,治理工作链条长、参与部门多,需要纪委监委、发改委、综治办、人社、市场监管、乡镇街道等政府职能部门,以及银行、电信运行商、互联网企业等多个部门的协同配合。目前,打击治理跨境赌博相关部门尚未形成高效的联动机制,信息不互通、工作不协同、管控不到位,没有效形成治理工作闭环,经常出现 “打地鼠”的尴尬局面,严重制约了对跨境赌博的有效治理。
二、数治跨境赌博创新实践
为破解基层跨境赌博治理困境,宁海县以数字化改革为契机,按照“制度重塑,流程再造,多跨协同,数字赋能”的总体思路,根据社会综合治理的具体需要,围绕跨境赌博中“人员链”这一重要环节创新研发跨境赌博重点人员智治平台,实现跨境赌博“全量感知”“精准预警”“协同治理”。
(一) 跨境涉赌人员全量感知
跨境赌博智治平台通过人员信息汇聚、聚类分析、线索排查等方式,将涉赌重点人员进行分级、分类,筑牢全方位、立体化数智治理基础。一是划定跨境涉赌人员风险等级。根据风险等级将跨境涉赌人员分为重点管控对象、一般管控对象、一般关注对象以及隐性人员四类。二是明确跨境涉赌人员属性。依据跨境涉赌人员工作单位、身份等确定其为特殊人员还是普通人员。特殊人员一般包括国家机关公务人员、企事业单位人员、党员、企业高管、退役军人、律师、学生、银行工作人员等。三是识别跨境涉赌隐性人员。隐性风险对象的研判是重点工作,依靠智治平台,建立跨境涉赌人员挖掘算法模型,系统根据算法自行分析潜在涉赌人员,并赋予相应标签。公安机关通过模型融合计算,按照风险等级,视情开展管控措施。
(二)跨境赌博动态精准预警
跨境赌博智治平台以跨境涉赌人员感知数据库为基础,通过大数据融合分析应用,建立各类预警机制,实时掌握跨境涉赌人员动态信息,及时发现风险隐患,推送协同部门。一是建立资金异常预警机制。联合人民银行搭建异常资金预警模型,还原涉赌资金流动的完整链路,筛选出具有赌博、洗钱等存在资金流动异常特征的账户和人员。二是建立轨迹异常预警机制。与边境地区公安机关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全面获取边境轨迹数据,并结合本地数据能力,建立出入境管控预警、边境管控预警、高危地区预警模型。三是建立网络异常预警机制。依托平台强大的信息采集和数据分析能力,从纷繁复杂的海量网络信息中找到涉赌信息的蛛丝马迹。通过数据碰撞从中发现异常网络行为的涉赌人员。
(三) 跨境赌博犯罪协同治理
公安联动纪委监委、教育、人民银行以及乡镇街道,创新形成“26+X”的县域跨境涉赌人员智治框架,实现由“警种配合、公安独唱”向“部门联动、社会合唱”的治理模式转变。一是健全工作机制。宁海县制定出台《宁海县跨境赌博重点人员管控治理办法》《宁海县强化缅北地区宁海籍人员管控工作“十条”》《宁海县“122”出入境“黑名单”管控治理办法》《宁海县跨境赌博重点人员治理公安工作流程》,明确了县、乡镇街道、村社三级和公安内部对跨境涉赌人员的管控职责、管控举措、责任追究,创新形成协同治理工作机制。二是再造工作流程。智治平台依据跨境赌博重点人员的分级分类,通过浙政钉将属地人员治理任务推送至各责任部门单位、乡镇街道政府以及村级(社区)网格体系,相关责任单位、人员开展宣传、核查、惩戒等工作并将结果反馈。三是明晰工作权责。智治平台从感知、预警、管控、治理四个维度,实现全业务流传可视化,明确了工作职责。根据本地区跨境赌博案件发案数量、重点管控对象数量、人员打处、管控措施落实等情况,对管控不到位的单位进行督查通报。
三、跨境赌博治理工作成效
宁海跨境赌博智治平台是在前期创新推出“关系聚类”管控理论基础上,结合近年来打击处理跨境赌博违法犯罪案件工作实际,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搭建的数字化治理跨境赌博平台。平台运行以来,取得显著工作成效。
(一) 跨境涉赌人员管控效率提升
跨境赌博智治平台通过对已有数据和线索的智能化归类、分析与应用,及时发现跨境涉赌重点人和隐形涉赌人员,并依据算法模型进行风险等级评估,进而将人员信息定向推送至属地责任部门,指导其采取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弥补了传统依靠人力开展排查且排查工作效率不高的不足,极大地提升了跨境涉赌人员的管控效率。平台运行以来,发现重点管控对象530余人,一般管控对象200余人。
(二) 跨境涉赌人员预警能力增强
跨境赌博智治平台依托公安厅“公安大脑“和一体化公共数据平台,汇集银行、出入境、通信运营商以及各县市区的涉赌人员信息,形成涉赌人员重点管控数据库,并对涉赌人员相关行为动态进行智能分析,实现涉赌人员参赌行为由人工研判向智能分析转变,由事后管控向事前预警转变,全面提升了涉赌人员的预测预警能力。平台运行以来,通过模型碰撞,拓展发现隐形风险对象4000余人,预测预警能力显著增强。
(三) 跨境赌博治理工作机制畅通
跨境赌博智治平台打通了纪委监委、乡镇街道、边防、教育、银行、运营商等职能部门壁垒,明确了管控主体的日常管控职责,夯实了数据底库,加强了常态宣传、警示告诫、跟踪关注、落地核查等工作,畅通了跨境赌博治理协同工作机制,形成全县跨境赌博治理一张网、一盘棋。平台运行以来,累计向人民银行推送重点管控对象14人次,向县委组织部及相关政府部门推送2人次,向企业商会及公司董事会推送24人次,向基层组织推送人员涉赌背景审查15685次。 骆昌定 浙江宁海县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