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殷切寄语青年“要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基层是壮筋骨、长才干的大舞台、大熔炉,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我们,更应汲取理想之力、担当之力、奋进之力,以踔厉奋发之姿在基层的土壤上绽放青春之花。
汲取“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理想之力”,以“信念”打底。“石可破也,不可夺坚;丹可磨也,不可夺赤”。回望百年党史,无论是“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李大钊,还是“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绝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的方志敏,亦或是“60多年深藏功名,坚守初心不改本色”的老英雄张富清……他们都以信仰之力诠释了“信一辈子、守一辈子”的共产党人的本色。如今,面对时代新的变化,我们更要识清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不仅要有远虑,也要有近忧,不断加强党性锻炼,以思想之“土”夯实信仰之“基”,始终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在大风大浪面前挺直脊梁,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将理想信念这“第一颗扣子”在基层扣好。
汲取“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担当之力”,以“使命”加身。时代的长河中留下诸多敢于担当的青春印记:从大国重器中的北斗卫星团队核心人员平均年龄36岁、量子科学团队平均年龄35岁、中国天眼FAST研发团队平均年龄仅30岁,再到竞技场上18至30岁青年成为夺金夺银的主力军,我们可以看到正是无数青年用担当激荡起了民族复兴的滚滚洪流,对于正值青年的我们来说,新时代赋予了我们新使命、新任务、新要求,现如今,我们正处于砥砺奋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关键期,改革发展的攻坚期,还有许多“硬仗”要打,这需要我们必须在基层沉下去,始终牢记“心系群众鱼得水,背离群众树断根”,做到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真正做到敢担当、能干事,成为“和人民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的人。
汲取“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的“奋进之力”,以“拼搏”添彩。塞罕坝建设者们面对“渴饮沟河水,饥食黑莜面”的现实困难,面对“一年一场风,年始到年终”的恶劣环境,他们愈挫愈勇,开拓种植苗法,以“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恒心奋力拼搏,当代青年更应传承塞罕坝建设者们身上的拼搏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感,不断提高“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能力,多去田间地头走一走、转一转,多沾一沾老百姓灶台的烟火味儿,做到积跬步以至千里,乘扶摇而越万仞。
“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作为当代青年的我们,必须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信念、“大事难事看担当”的使命、“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拼搏,响应总书记号召,做一名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添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基层的土壤上绽放绚丽的青春之花。(苏芊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