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党组织是最基层的党组织,在党的整个组织建设中处于最基础的地位。随着农村不断发展变化,农村党建也遇到了新问题。有一部分党组织在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中作用发挥得不够好,而农业的发展、农民的致富以及乡村振兴都离不开村级党组织。
面对领头雁引领弱化,要选好用好管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坚持选优配强,在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复员退伍军人、其他乡贤中,寻找人才、重用人才,特别是选拔优秀大学生村官进乡镇、村班子,加强村级后备力量储备。把素质高、能力强、热心为群众服务、善于做群众工作、群众拥护的党员纳入到后备干部。有意识地在基层党建、乡村振兴等工作中给村党支部书记后备干部交任务、压担子;加强党员的队伍建设,加大培养和发展党员的力度,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党性分析、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要积极破解流动党员管理难题,保持农村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将村党组织带头人抓党建工作情况纳入年终考核工作,并作为评先评优、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以考促评,以评促建,把带头人的责任压实,工作干实。
面对党建工作不接地气,要以民为本做好服务。落实基层党建的各项重点任务,需要基层出台一些配套政策。在制定政策前要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察实情、听真话,真正发现问题,充分吸收基层群众的意见,并且让基层群众充分参与决策,坚决杜绝不接地气的“虚空政策”,要使制定的政策接地气、能精准且管用。政策执行过程中,也要注意倾听基层群众意见,了解落实情况,看看落实过程中有什么难处,问问群众到底满不满意,适时调整完善政策,确保解决实际问题,让服务温暖民心,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是衡量服务好坏的重要标尺。要让基层党建工作更有温度,就要在为民服务上倾注真情实感,带着对群众的责任心去思考和解决问题。把基层党建为民服务工作做具体、做细致,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聆听民声,坚持下村、敲家门,与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谈问题,真正走进群众心坎里,换真心,听实话,扎扎实实解民忧纾民困,使基层党建充满爱与温情。
面对党建工作力量不足,要善于融合。有些基层党建工作存在“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说起来容易,做起来跟不上,对基层工作抓一阵、松一阵,严肃程度不高,甚至流于形式,导致抓党建主动性、积极性不高。所以要把党建作为支部建设的第一抓手,让支部班子成员人人懂党建业务,不搞花架子,把制度落到实处,让制度执行形成常态化,真正出效率,出成绩;坚持发展教育管理同步,不断强化党员日常教育管理,确保党员队伍纯洁性和先进性;整合项目资金,按照“八有”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好支部阵地,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施配套的支部活动场所,重点抓管理和使用,建立长效机制。
农村基层党建依然是整个党建工作的薄弱环节,必须抓住突出的主要矛盾,强化问题意识、树立问题导向,深入研究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破解重点难点问题,使之有所突破、有所前进。(陈浩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