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全的热点资讯 有志青年的精神家园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滚动 > 正文

詹采芹:异国他乡的电影“造梦人”

时间:2023-05-05 10:14:44 来源:中国新闻资讯网 浏览量:

  著名艺术家路易丝·布尔乔亚说过「艺术是一种表达自己的方式,而对于女性来说,它更是一种自我解放和争取平等的途径。」

  在寻梦的路上,海外女制片人詹采芹逐渐找到了自我。

  1

  我不知道将去何方,但梦已在路上

  命运的车轮会碾压过我们每一个人,会留下人在不同时期的印记。小时候的詹采芹是一个爱表演爱讲故事的姑娘,那时的她不在意别人的目光,她的故事可能写的并不好,她的表演可能也很粗糙,但是她比别人更有勇气在众目下表达自我。不问岁月至何年的天真,她在讲故事的各种媒介中找到了真实的自我——表演,创作,与人交流,电影制作,艺术表达,一条全新的道路慢慢在她的面前展开了。

  年少时候的岁月静好是妈妈的付出与辛苦换来的,詹采芹的妈妈更像她的良师益友,詹采芹身边很多独立女性其中对她影响最深的一定是她的母亲,从小妈妈一个人含辛茹苦的把她带大,能给予她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多的她精神上的肯定和支持,詹采芹是这样形容她的妈妈“在我小时候妈妈就不是那种盯我很严格的家长,绝对不会是搬一个椅子坐我旁边守着我写作业的,几乎从小学开始我的作业她基本上就没有管过了,我所有的学业都会自主地做好。当然这也导致了我现在过分要求自己、对自己钻牛角尖的性格。她给了我很多成长空间,坏的一面是我需要自己花费很多精力才能获得正确的方向;好的一面是我可以尽情按照自己觉得对的方向发展,也变得更加独立。”

  独立的詹采芹从小就知道自己要什么,更知道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她喜欢一切关于美的东西,她业余时间喜欢研究Y2K时代精神,喜欢养猫,喜欢写异想天开的故事——她对于讲故事的启蒙源自小时候妈妈买回家的宫崎骏动画电影DVD,宫崎骏的影片感觉不管从天马行空的剧情还是画风都让人叹为观止,初看是画面和音乐,再看是成长的感动,再再看是细腻的情感。年幼的她孤独一人在家时,通过看电影在不同的时空穿梭,与虚构人物大冒险。再后来,她研究宫崎骏的电影,了解到每一部经典的电影绝不是一人可为,她了解到吉卜力工作室,被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碰撞的艺术火花折服,詹采芹特别崇拜铃木敏夫(宫崎骏电影制片人)在她看来铃木敏夫不是管理员工,完全是是驯兽师。即便是高畑勋和宫崎骏虽然都是业内知名的天才导演,然而在《风之谷》上线后,宫崎骏手下的员工们集体辞职。铃木敏夫一边埋怨,一边给他们解决问题,但是心里由衷珍惜两位的才华,努力为两人争取足够的时间和资金。因此,一年工期能干成三年的终极拖延症高畑勋,一个能项目结束逼得员工集体辞职的细节狂宫崎骏,在铃木敏夫的牵引下,在市场和艺术之间保持创作微妙的平衡。铃木敏夫是詹采芹电影制片人最开始的指引人,詹采芹也想做一位电影制作团队里的平衡大师。

  当同窗都在为高考埋头苦读,十年寒窗只为磨一剑的时候,詹采芹告诉她的母亲她想学习制作电影,于是2013年詹采芹从成都美视国际学院转学到美国高中DePaul Catholic High School,开始美国“造梦”之旅。刚去美国的第一个月最难熬,因为英语不好且又初到一个全新陌生的环境,没心没肺嘻嘻哈哈的她开始小心翼翼,文化差异也导致很多生活习惯都不太一样,语言的沟通障碍,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孤独感,学业的困难,詹采芹仿佛一夜之间陷入了某种困境。即使她目标明确,心劲儿很强,但不代表她不会受挫,不会失望。那段日子,即使被称作爱哭鬼,可还是会硬着头皮去上课。她足够坚韧,哪怕前进路上困难重重,詹采芹不会退缩妥协,反而越挫越勇,詹采芹付出了别人难以想象的努力,也磨炼出了难以企及的意志力。留学生活看似的光鲜亮丽,其实她内心承受着巨大的孤独寂寞。2020年詹采芹毕业于加州伯克利大学完成了媒体研究学士学位,让她离梦想更进了一步。

  2

  梦想,是不忘初心的坚持

  毕业后的詹采芹在好莱坞电影公司Stars Collective担任执行官一职,10年的海外学习和工作磨练,詹采芹也有属于自己的掌声,其公司参与投资和制作了一系列屡获殊荣以及极具商业成就的好莱坞电影,其中包括代表亚裔题材旅程碑的《摘金奇缘》。作为制片人,她参与制片了一系列具有奥斯卡提名资格的并获得多个国际获奖的短片,更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她作为制片人参与制作的先锋艺术电影长篇《Playland》入围2023年鹿特丹电影节提名金虎奖。

  作为Stars Collective的主执行官,她致力于推动该品牌发展,不断壮大。该品牌专注于支持少数族裔和女性电影人,引领多元视角故事的发展。詹采芹引领Stars Collective在好莱坞和全球电影行业内极具影响力的品牌,推动了来自全球200多位新锐的电影制作人及100多位艺术家的签约和加盟。期间她参与和促使了三部获奖长篇电影的制作和上映,并积极参与更多在未来可期的电影制作中。

  作为亚洲国际电影节(Asian World Film Festival)的团队协调者和合作伙伴外展,詹采芹参与了连续3年位于洛杉矶举办的电影节,协助举办重大活动包括,开幕仪式,颁奖典礼,包括迪士尼真人版刘亦菲主演电影《花木兰》的宣传活动。

  詹采芹的梦想和初心在洛杉矶这个“天使之城”里穿行,当然也会遇到困难与沮丧。克服了一开始求学时候的语言障碍,生活障碍,身在异国他乡对亲人的思念之难。还有接二连三的寻梦中的措手不及比如来自于专业制片的平衡定位,詹采芹在采访中说“我觉得专业的制片人=平衡大师,他们不仅需要平衡商业与艺术价值,在尊重和懂得艺术创作的基础上也要为投资人降低风险争取到各方最高的利益;当然这还是最理想的状态,现实很多情况更加复杂,更多的时候往往需要舍弃一些东西。制片人面对的是数字、金融、技术、管理、市场、艺术、人文,从细节到整体,从结构到个体,可以说都需要做到面面俱到。在我看来,这就是超人在做的事情。”詹采芹也不断在去学习更多的知识,不限于利用空闲的时间上制片、导演、剧本、甚至25岁的她开始上起了表演课延续了她年少的梦想,她用做表格的方式把自己的时间排的满满当当,希望能够从更加全面的角度去了解到整个产业,她在为梦想不断充电。

  对于电影,詹采芹觉得只要是一部诚实在讲故事的电影都是好电影,当我问道“你觉得数字技术是不是电影的未来?”她笑着回答道“这几乎是好莱坞所有电影人都在关心的。从虚拟制片(virtual production)到元宇宙,到最近的人工智能例如ChatGPT的诞生,这些科技上的变化在电影或者任何文化圈都带来了不少影响。我相信电影的未来不光是叙事形式,甚至是媒介本身都将发生变化,所以技术与电影的未来我认为一定是息息相关的。”她对未来的电影充满期待,对自己充满着信心。

  3

  梦想,偶尔也会折翼

  在疫情时代下电影这个行业也些许生了”病“有些”瘫痪“,电影少了,发行少了,公司少了,而这个男性主导的电影行业作为一个女性电影人更是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她没有犹豫工作的选择,没有放弃自己的热情,珍惜着每次的工作机会,不把工作做到极致善不罢休。

  从学生时代开始担任短片电影的制片人,她负责监督项目的整个制作过程,包括策划、预算、拍摄、后期制作等方面。到后来深度参与公司的长篇电影从开发到制作到发行,她为了确保每个环节都按照计划顺利进行,期间不断与各个相关方进行协调沟通,包括导演、经纪公司、制片公司、律所等。另外,作为女性制片人,她也时常关注着女性视角和少数群体的话题。在项目策划和执行过程中,她会努力保持平衡,尽可能让女性和少数群体的声音和视角得到表达。在后疫情时代,她会积极地去发掘不同视角和具有突破性的故事与电影项目。她会特别关注社会变革和人们的情感需求,帮助导演和编剧将这些元素融入到电影制作中,创造出更具有共鸣力的作品。此外,随着科技和媒介的更新,她也在探索电影制作和讲述的新可能。例如现在,不少人开始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让观众更深入地沉浸在电影中,增强电影的沉浸感和互动性;也有人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辅助电影制作过程中的剪辑和特效,提高效率和质量。詹采芹也会积极关注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尝试将它们融入到电影制作中,打造出更为创新和优秀的作品。从金融与科技发展的角度,她也在融资和发行的渠道方面不断探索和创新。她相信,在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过程中,能够找到更为适合和成功的电影制作模式。

  十年的海外生活她有了自己的制片思维模式,思考的背景和框架,团队的管理方法,她习惯用新的视野去看待问题,总是能在迷乱中看清很多东西去捋顺去解决。

  4

  独立的自己,梦想自己会飞

  心在云端,身在泥泞的詹采芹也会像很多女孩子一样,爱笑,爱闹,她喜欢爬山看风景,偶尔也喜欢把自己打扮成千禧辣妹,她喜欢立体感,科技感,鲜艳的颜色,充满未来感又复古的设计。当身边很多朋友升学工作,恋爱分手,结婚生子,心总是被生活的琐事边角料填满着,生活更是像流水线上的工业品摆了出来,詹采芹庆幸自己心还有位置装下她的梦想,还能和自己的梦想独处,她允许自己灵魂自由,允许自己张望,允许自己失败,允许自己一事无成,更允许自己闪闪发光。

  詹采芹的人生投在自己热爱的事情上,她把热爱变成工作,富裕她的人生,滋养她的梦。

  詹采芹的梦想一定是会在电影制片上发光的。但她告诉我她还要学习,还要积累,需静待花开。

  她人生的安全感源于她自己,来自于她不忘初心的梦,她的坚持不懈,她是幸福的。

  好莱坞是洛杉矶这片城市最著名的人行道,在好莱坞星光大道上的星星合影仿佛成为一种仪式,落日和余晖映照的时候詹采芹在这星光点点里仿佛找到自己梦想更多的价值,她要把古老的东西传承把现在的媒介与技术和对未来电影的幻想做一个融合,创新属于自己的电影,成为电影的“造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