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1日出版的第13期《求是》杂志重要文章《努力成长为对党和人民忠诚可靠、堪当时代重任的栋梁之才》中强调,要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当干部就要干事,就要创造业绩。创造业绩,必须解决好为谁创造业绩、创造什么样的业绩、怎样创造业绩的问题,也就是要解决好政绩观问题。“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是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在农村得到贯彻落实的基础,而基层干部又是带领广大群众实现新时代党和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的组织者和实践者,如何引导基层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显得尤为重要。
要正确理解什么为正确的政绩观。当干部就要干事,就要创造业绩,否则是立不住的。创造业绩,必须解决好为谁创造业绩、创造什么样的业绩、怎样创造业绩的问题,也就是要解决好政绩观问题。作为基层干部,并没有多么高大上的事情需要去做,最重要的就是要认识到如何结合本地区的实际,落实好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中央的方针政策是宏观层面的,指导性的意见建议,要落地生根就需要基层干部正确的理解好这些方针政策出台的背景及意义,而后切实地结合地方的实际情况抓好贯彻落实,而段然不是片面的、机械地、教条式的执行。
要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共产党人必须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基层干部要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最大的标准,以解决现阶段最主要的矛盾作为评价的衡量,在出台贯彻落实意见之前,一定要最大限度地了解民情、收集民意、集中民智、聚集民力,一定要认真的了解百姓最最关注的民生问题。
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必须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来不得半点虚浮。基层干部在干事创业过程中,因地区差异,发展区域不同,政策落实不能一把尺子量到底,要因地而宜,量化工作机制。同时,还要学习、掌握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调研方法,深入了解、准确把握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所需,在摸清情况的基础上用出好招实招,不断创新工作理念、手段和方法。(长平乡 刘衡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