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胜利完成,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城镇化的高度发展,我国传统乡村社会格局被打破,对乡村治理提出更高要求。新时代,要不断完善党建引领下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推动乡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拥有良好秩序。
坚持以自治为基础。依托居民会议、居民代表会议等载体,通过居民议事会、民情恳谈会、社区治理委员会、民主评议等协商形式,广泛开展协商,逐步实现社区协商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夯实居民自治基础。必须进一步规范民主选举程序,特别要依法保障符合条件的非本地户籍居民参加居委会选举的权利。加强居务监督委员会建设,规范监督内容、权限和程序,确保民主监督实效,推动居务事项从结果公开向全程公开转变,确保民主监督落到实处。
坚持以法治为根本。深化社区法治建设,着力加强社区调解组织和调解员队伍建设,整合社区基层法治力量,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加强社区法律援助工作,保障广大居民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深入推进法治宣传教育进社区,完善“一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建设社区司法行政服务站,推进社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全覆盖。健全社区矛盾预警、协商沟通、救济救助机制,完善调解、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的纠纷解决机制,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同时,做好社区禁毒戒毒工作,加强社区服刑人员、刑释人员等特殊人群帮教工作。
坚持以德治为先导。注重加强社区文化引领,发展具有特色的社区文化。健全社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整合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服务功能,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开辟群众文体活动广场,增强社区文化惠民工程实效。积极树立良好家风,深化社区文明家庭创建。弘扬时代新风,反对封建迷信、厚葬薄养、大操大办,推进移风易俗,大力提升居民文明素养,形成健康向上、开放包容、创新进取的社会风尚。积极发掘新乡贤文化、民俗文化、地名文化、诚信文化等乡土文化资源,广泛开展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文化活动。培养社区文化带头人,组织开展经常性群众文体活动,活跃居民业余文化生活。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直接关系着乡村振兴的进程。不断完善新时代党建引领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能够有效应对乡村社会出现的新变化和新挑战。在不断完善乡村治理体系的基础上推进乡村振兴,进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必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麻山镇 余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