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同”贯穿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特别是文化建设、民族工作、党的建设等重点领域。在长期实践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加强认同教育、不断增进认同,有着重大现实意义。
当前,我们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仍会长期存在,如果任由这些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滋生蔓延,势必会加剧党员干部对党忠诚政治品质异化的风险。在此情形下,加强认同教育,就要求党员干部始终做到对信仰信念忠诚、对党组织忠诚、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忠诚,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始终做到对党忠诚、听党指挥、为党尽责。这是保证党员干部始终做到对党忠诚的现实需要。
随着现代化、全球化、数字化向纵深发展,与西方价值观相契合的拜金主义、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思潮,通过影视媒体、自媒体、互联网等对社会产生广泛的影响,导致部分人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动摇,甚至出现信仰危机,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受到冲击。当前,一些西方国家试图利用软实力工具来推销本国的意识形态,还通过互联网媒体等方式进行文化渗透,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诸多领域长期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进行对立和交锋,竭尽攻击、丑化、污蔑之能事,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同我们党争夺阵地、争夺人心、争夺群众,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由此导致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复杂。在此情形下,加强认同教育,就要加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意识形态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应对风险、迎接挑战、化险为夷的能力水平,引导广大党员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党的创新理论,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有效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这是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现实需要。
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从根本上讲,是因为我们党找到了一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这条正确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当前,我们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已踏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但这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而是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在此情形下,加强认同教育就要求党员干部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定不移走好我们党历经艰辛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现实需要。
做好这项工作对于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履行职责、正确行使权力,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具有重要意义。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政治理论教育、党章党规党纪教育、党的宗旨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等,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始终坚持从严管理监督,把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贯穿党员教育管理全过程各方面,将《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与其他党内法规衔接起来,抓好日常性教育管理监督,确保党员干部始终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要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紧密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党员教育管理,坚持从实际出发,力戒形式主义,采取精准有效的措施提升党员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和斗争本领。(吴小玲)
本平台所发布信息的内容和准确性由提供消息的原单位或组织独立承担完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