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全的热点资讯 有志青年的精神家园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滚动 > 正文

加强网络生态高效能治理,推动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3-08-01 09:58:09 来源:中国网 浏览量:

  网络生态治理是党领导下的网信事业的重要内容。“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是新时代新征程网信工作的重要原则之一,要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的“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重要思想,深刻领悟、全面贯彻其内涵要义,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生态,推动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

  价值取向:正能量是总要求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中传播的信息和价值观,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的风气风向,做好网络生态治理工作,加强网络信息内容管理,“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是基本价值取向。

  第一,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是全面展示社会面貌的内在逻辑。走过波澜壮阔的百年历程,党领导开辟的伟大道路、创造的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有目共睹,尤其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这是当今中国的主旋律,我们必须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在网络中全面客观真实地展示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面貌。同时,尽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存在,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仍然艰巨,但我国社会的主流仍然是发展进步的,基本面仍然是向上向好的,消极负面的东西是支流,是局部性的,是社会发展浪潮中的点点涟漪。因此,我们必须坚持辩证的观点,分清主次、认清大势,在网络空间中更多地宣传党和国家取得的成就和进步,更多地传播正面和积极的信息,全面展示社会面貌,客观反映社会实际,真实记录社会历史。

  第二,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是进行网络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网络文明是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深度应用而产生的一种文明新形态,具有开放性、虚拟性、交互性、可塑性等特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网络文明建设,已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网络文明建设包括网络空间思想引领、网络空间文化培育、网络空间道德建设、网络空间行为规范等内容的规范和引导,而这些都需要以正能量为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任由虚假错误、负面消极的信息和观点在网络空间泛滥,势必会扰乱网络秩序、扭曲网民心态,造成网络生态的污染和恶化,给网络蒙上阴影,阻碍网络文明建设。必须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文明建设,打造清朗健康的网络空间,形成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构建文明有序的网络社会。

  第三,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有力保障。党的二十大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一个伟大的事业,也是一个艰巨的任务,需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需要各方面各领域协同发力,需要网络空间发挥积极作用。随着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不断发展,社会各行业各群体广泛聚合,互联网的社会动员功能日益增强。要在网络空间中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提升传播力和引导力,凝聚人民的共识和力量,增强人民的信心和决心,激发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方面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为现代化建设汇聚强劲的发展动力。同时,通过在国际上“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有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为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目标导向:管得住是硬道理

  网络空间是现实社会的映射,网络空间中发生的一切,都耦连于现实社会并作用于现实社会。“网络空间与现实社会一样,既要提倡自由,也要遵守秩序。”决不能让网络空间成为法外之地、舆论飞地,必须坚持“管得住是硬道理”的目标导向。

  第一,明晰为何管——确保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互联网“给国家主权和国家安全带来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给不同文化和价值观念交流交融交锋产生的影响也是前所未有的”。信息主体多元化、传播方式多样化、舆论斗争尖锐化已是网络生态现实。政府、企业、网民等主体,依托网、微、端等媒介,不仅在新闻咨询内容上激烈竞争,更在思想观点、价值取向上较量交锋。从国际看,境外敌对势力通过恶意炮制新闻、刻意制造争端,雇佣“水军”“借题发挥”、煽风点火等伎俩,企图歪曲党的领导、抹黑中国形象。从国内看,有人动机不良,信口雌黄、造谣生事,有人素养不高,盲目跟风、以讹传讹,扰乱民心。必须提高政治警惕性和政治鉴别力,提高管网治网能力,建设网络良好生态,坚决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

  第二,明确谁来管——坚持党管互联网不动摇。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事关党的长期执政,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福祉”,“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动摇坚持党管互联网,加强党中央对网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网信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只有坚持全面贯彻党在网信工作中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才能准确把握互联网的发展规律和趋势,科学制定互联网的发展战略和政策,才能有效协调互联网的各方利益和关系,有效应对互联网的各种问题和挑战,促进互联网的健康有序发展,使互联网更好地造福于国家和人民。

  第三,明白如何管——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网络空间是一个动态变化、多元复杂的空间,单一的治理主体、治理手段都不能适应网络空间发展特点和网络生态治理需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准确把握信息时代的发展潮流,加强对网信工作的布局谋划,作出了建立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的重大部署。从党的十九大提出“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要求“建立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再到党的二十大强调“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我国基本建成以互联网领导管理、正能量传播、网络内容管控、社会协同治理、网络法治、技术治网等六大体系为核心的多方协同、多域联通的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新时代新征程,面对网络空间已显现和未显现的风险挑战,要继续筑长板、补短板,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提升网络综合治理能力,推动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网络强国建设。

  实践路向:用得好是真本事

  网络空间由网络主体、网络技术、网络平台、网络信息等诸要素构成,这是网络生态治理的“变量”,亦可转化为“增量”,关键在于如何看待和利用。必须坚持“用得好是真本事”的实践路向,调动网络空间中的一切积极因素为网信事业服务。

  第一,用好新技术,优化舆情防控。随着新科技革命的深入推进,新兴技术不断在互联网领域涌现,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一方面带来信息泄露、深度伪造等治理风险,另一方面也蕴藏增强数据处理能力、提高信息传播效率等治理效能。我们要善于找准契合点、利用新技术来及时发现、准确分析、有效处置、积极引导网络舆情,防止网络舆情扩散和失控,维护网络舆论场的秩序和稳定。例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多模态的网络信息进行识别评估,及时发现可能引发负面舆情或危机事件的信息,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网络空间中的各类舆情数据进行可视化呈现、关联性分析,及时发现跟踪舆情热点,提高舆情监测能力和研判能力。

  第二,用好新媒体,壮大主流声音。随着“两微一抖一快”等新媒体的发展,“人人皆媒”成为网络空间的奇特景观,网络信息的挤压性、多元性、难控性更加突出,主流声音面临“失语”困境,但同时新媒体也丰富拓展了网络信息的传播渠道、传播范围、传播形式、传播效果。因此,“对新媒体,我们不能停留在管控上,必须参与进去、深入进去、运用起来”,要推动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尤其是着力建设品牌化、区域化的国际一流媒体,形成多元立体、全方位深层次的国内国际传播格局,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更广更深入。

  第三,用好新人才,迸发治理活力。新人才是伴随新技术革命而产生的具有互联网思维、互联网知识、互联网技能的新兴群体,如网络技术人员、网络管理人员、网络内容生产者、网络意见领袖等。“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新人才是网络空间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网络生态治理的重要主体,我们要爱之惜之,健全培养机制、激励机制、监督机制、责任机制等,团结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网络空间的建设、网络生态的治理,创作高水平的网络作品、发表正能量的网络信息,成为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张庆国,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曹银忠,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