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用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思政课,发挥思政课铸魂育人的主渠道作用,推动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工作不断走向深入是一个值得深入钻研的课题。
要深刻把握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要在思政课课堂中深度融入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六个坚持”,即: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胸怀天下、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思政课堂应将“六个必须坚持”所贯穿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与学生的思想相融合,以增强思政课育人实效,使学生都能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坚持人民至上 思政课堂通过中外历史事件比较要让学生清楚认识到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他社会理论的本质属性,深刻体会“人民”在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根本意义,引导学生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意识,自觉将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作为其人生目标。通过鼓励学生极参与志愿服务、社会调查、公益事业等,深入地了解基层群众的需求和期望,真正体验为人民服务的乐趣和意义,增强学生的人本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坚持自信自立 教师应通过中国的发展历程,特别是中国近现代的兴起和复兴的典型案例的讲解,鼓励学生意识到中国的成功是中国人自身努力的结果,没有教科书或现成答案。引导学生做自信自立的中国人,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鼓励学生选择感兴趣的研究领域,展开独立研究项目,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教师可以提供指导和资源,但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行动。学生可以参与实践活动,如创业、社会创新项目或社区服务,以锻炼自己的自主能力和领导技能。这将使他们在面对未来挑战时更加自信。
坚持守正创新 教师应通过传统文化的讲授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和尊重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讲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守好学生思想之正、方向之正。教师可以通过案例研究、创新项目、创意竞赛等方式,通过网络平台与方法教学等创新手段,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
坚持问题导向 针对大学生思想存在的困惑为切入点展开课堂教学。针对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案例,通过组织小组讨论、辩论和项目研究,或者带着问题参与社会实践项目,如社区服务、政策分析或社会调查,将问题导向转化为探索的实际行动。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发挥教师的引导,学生主体作用,积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问题导向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思考,从而将思政课的理论讲深、讲透、讲活。
坚持系统观念 教师应设计综合性研究项目,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社会问题,了解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项目可以跨越学科,促进系统思维的培养。学生应被鼓励通过历史的角度看待现实问题,以更好地理解事物的发展和演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和现实挑战之间的联系,以培养历史思维。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考虑问题的多个层面,包括长期和短期、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通过讨论复杂问题和制定综合性解决方案,学生将培养系统思维和全面认知的能力。
坚持胸怀天下 思政课应鼓励学生深入研究国际问题,如全球变化、国际冲突和可持续发展等。学生应被激发思考如何为解决全球性问题和促进国际合作贡献自己的力量。培养学生的全球责任感和胸怀天下的大格局。
湖南软件职业技术大学 陈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