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概念史(Conceptual history)的研究方法出发,建设一门基于对象国语言的历史通识类课程,有利于实现“外语教学”、“中国特色”与“区域国别研究”三者的有机结合,从而培养“会语言、通国家、精领域”的复合型区域国别研究人才,更好地为国家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世界史教学实践中引入外语的呼声已久。“世界史外语教学改革研讨会”已经连续举办数届,历届会议都充分肯定了跨专业教学合作的必要性,其中四川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综合类大学已积累了“世界史+外国语”教学改革经验。可见与外语学科中引入历史学科相较,历史学科中引入外语已是先行。但世界史教学中论及引入外语,不免将外语工具化和“他者”化 。
传统外语单一学科的理念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为迎合时代和国家的需要,顺应形势变化,探索复合型学术研究人才的多元化培养模式是当务之急。为进一步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外语学科的建设须打破学科界限,强调学科融合;突出跨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强调学科融通能力;聚焦学术话语体系、紧密结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汲取已有历史学科引入外语教学的经验,建设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理解对象国历史为内容的跨语种区域国别通识类课程可以赋能外语学科的转型。然而,构建中国特色区域国别外语课程普遍存在无的放矢、泛而不精的问题。一方面,外语类课程无法摆脱“单谈语言”的偏狭视角,缺乏丰富的主题内容导入;另一方面,目前区域国别学仍存在边界不清的问题。如若外语学科只空谈引入区域国别研究的范式,容易导致培养目标不清晰。
语言材料是历史实证研究的基本前提和基础,而概念史是关注社会历史现实的语言反映的研究方法。在研究认知转型的过程中,概念史可以关注到细小的语言单元,同时不僵化、不古板地观照到社会历史的变迁。因此,概念史是兼顾“语言”与“历史”的绝佳路径。
中东国家具有共同历史和文化背景,以中东语言教学(阿拉伯语、波斯语、土耳其语等)为例,以语言概念的社会发展史为切入点、以对象国语言材料为研究对象的中东史通识类课程,能够为建设“中国特色的区域国别外语类课程”提供中东语言教学与区域研究的样例。
首先,中东地区具有共同的历史文化、共通的语言概念,为概念史的引入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概念史的方法也有助于实现跨语言与跨区域的教学实践。例如,探究“哈里发”(Khalifa)概念的发展,及其与素丹(Sultan)之间关系变迁,可以洞察从倭马亚、阿拔斯到奥斯曼帝国时期中东的政教关系演变;通过爬梳“马瓦利”(Mawali)在文献材料中的出现频率和场景,可以了解阿拉伯人与非阿拉伯人之间的关系发展,进而深化部落体系到阿拉伯化的衔接性发展过程;“塔基亚”(Taqiya)一词本是宗教概念逐渐演变成为民族文化元素。有其衍化的“塔洛夫”(Taruf)文化更是以什叶派为主体的伊朗民族隐形特点的显性体现。
其次,依托中东语言材料(阿拉伯文的《历代民族与帝王史》和《坤舆征服》,以及波斯文的《阿拉米史》,土耳其文的《奥斯曼帝国史》),挖掘和设计教学主题,有助于兼顾对象国历史的历时性与共时性。从历时性上来说,这些文献材料,不仅是传世经典,更是编年体史书,在内容上具有继承性和延续性。从共时性上来说,三类史书都或多或少涉及到了相同的语言概念,同过对不同语种史书的研读,能够理解中东历史环境的变迁。比如,迪万(Diwan)在各历史时期的语义演变。迪万最早是波斯帝国的行政机构,后被引入阿拉伯帝国,在帝国早期指负责管理分配赏赐、战利品和年金的人员名单或名册,后又演变为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的行政部门,这无疑凸显出了中东地区政治更替之下,行政官僚机构的日趋完善。再比如,中世纪阿拉伯帝国对非阿拉伯人的政策被奥斯曼帝国继承和发展,并逐渐转变成为著名的米勒特(Millet)制度等等。从语言概念演变的视角可以挖掘出兼顾外语知识和区域国别内容的丰富议题。
最后,概念史的方法是马克思唯物史观微观范式的体现,有助于从语言概念的微观层面反思中东历史书写范式。概念史的方法强调语言的历史条件和时代特征,中东语言概念的变迁,反映了社会进程对思想的渗透。马克思唯物史观依照生产方式划分历史发展阶段,注重历史进程,强调对客观历史进程的正确认识,主张上层建筑范畴的现象要从属于生产力范畴的现象中寻找其产生和变化的缘由,表层历史现象的语言概念要到深层历史社会变迁中去探寻其因果关系。因此,概念史的方法符合马克思唯物史观基本原理。
综上,概念史的视角重视语言与历史的关系,是构建中国特色区域国别外语课程的有利抓手。为中东语言专业高年级本科、研究生建设一门以概念史为切入点,以对象国语言为研究文本的区域国别课程,有助于树立学生文化自信,提高学生文化理解能力,促进民心相通,更好地对外输出“中国话语”。
本文系“构建‘大思政、区域国别、外语教学’三位一体课程的路径研究”, 2022年西安外国语大学教改项目,项目批准号:22BYDSZ10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赵琳 西安外国语大学亚非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