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南方多地持续出现强降雨,北方部分地区旱情发展迅速,南涝北旱特征明显,防汛抗旱形势严峻。总书记对防汛抗旱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应对灾情,做好防汛抗旱抢险救灾各项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自然灾害的降临,是对我们防汛抗旱意识和行动的一次大考,做好防汛和安全生产工作,迫在眉睫。
未雨绸缪 筑牢防汛抗旱思想屏障
防汛抗旱工作是一项责任重大、任务繁重的系统工程。防灾救灾减灾,一定要做足万全准备,打好应对各类灾害的主动仗。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和基层政府,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底线思维,加强灾情监测预警,一是排查风险隐患。按照防汛抗旱工作要求,组织网格员对河道旁、老旧危房等重点区域进行全方位深入摸排巡查。二是扎实开展辖区及隐患的防汛备汛工作,修订完善各类防汛抗旱预案、方案,针对辖区河道、在建涉水工程、险工险段、老旧小区等工程易发生内涝的点位,进行清淤疏浚和蹲守。三是进一步摸清人口结构,辖区孤寡老人、重点监护人员等做到心中有数,一旦发现险情确保应对有方、处置到位,调整优化转移线路和安置地点,完善特殊人群“一对一”避险流程,做到全区域、无死角。四要按照“查清底子、突出重点、保障急需”的原则,大力筹备防汛抗旱物资,配齐沙袋、铁锹等防汛物资,确保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做到有备无患。
科学应对 筑牢防汛抗旱安全堤坝
防汛抗旱,科学应对是关键。要注重规律、讲究科学、注重章法,有效提高基层政府防灾减灾的综合水平,以最小的代价、最低的成本夺取防汛救灾的胜利。一要通过线下线上相结合,全面推广防汛抗旱科普救灾知识宣传,发布防汛工作通知、气象信息、预警信号,同时,通过电话通知、入户走访等,引导居民关注天气变化,做好恶劣天气防范应对。同时,要加强对群众的防溺水宣传教育,引导群众远离河道、低洼易涝区等危险区域,定期开展防汛应急演练增强群众的防灾抗旱减灾意识和提升自救互救能力。二是要主动加强与同流域周边地区的沟通衔接,建立防洪联合调度机制,实现与其他部门、层级的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有效提升防汛抗旱救灾的效率。同时,加速推进城市建成区雨污合流管网、黑臭水体全面清零,分批次对主城区河道清淤疏浚,疏通排水管线,多方式应对汛情。
人民至上 筑牢防汛抗旱红色堡垒
防灾救灾减灾,始终不变的是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要着力加强能力建设,不断提升防汛抗旱服务工作能力和水平。做好防汛抗旱工作,必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以“责任链”扣紧“防汛链”,真正以实际行动在防汛大坝上筑起“红色堤坝”。一是要充分发挥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强化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让党旗飘在一线、堡垒筑在一线、党员冲在一线,认真落实基层党员干部“联系基层群众”志愿服务机制。二是在危险面前挺身而出、在灾情面前勇于担当,要督促各级党政防汛责任人深入基层,持续开展隐患排查整改,发现险情预兆及时研判识别,提前果断采取措施;通过组建 “党员突击队”、“党员巡逻队”、“党员救援队”,设立“党员责任区”,让党员投身到灾情最严重、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努力当好受灾群众的守护者和贴心人。三是要建立防汛考察档案,强化考察结果运用,对表现突出、堪当重任的优秀干部,及时宣传报道,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为防汛救灾工作中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凝聚起防汛救灾的磅礴力量。
防汛抗灾,见证众志成城的力量。让我们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凝聚起防汛抗旱必胜的磅礴力量,全力答好防汛抗旱考卷。(南昌市西湖区南浦街道办 刘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