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钱塘区临江街道江海时代小区,不少叔叔阿姨们正围坐在架空层,扇着蒲扇,聊着家常。根据巡查人员描述,之前这里还是电动车的“避风港”,现如今,已经改造成了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可见,钱塘区临江街道为了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在破解架空层电动自行车违规充停问题上下足了功夫。
在应急管理部门的指导下,钱塘区临江街道全面开展电动自行车集中充停场所改造升级行动。坚持问题导向,开具整改通知单,督促物业对点位进行实地查看,及时将违规停放车辆移至安全集中场所。但是,为了从根源上解决电动车激增问题,仍需出谋划策,增设更多的充停场所。“我们在整合小区空间资源的时候意识到,可以在地下车库设置非机动车停放区域,这样一来,可以极大的缓解停放压力,降低电动车违规停放在架空层的可能性。”相关负责人说道。在走访过程中观察到,非机动车集中停放区域还安装了电子摄像头,以“云上”治理方式不断提升电动车管理效能,让居民充电更安心。
有了电动车集中充停场所后,小区内的架空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实用性、美观性和人本性的角度出发,将江海时代小区中的闲置架空层打造成了多功能的邻里共享空间,融合文体服务、公益服务等功能,为小区居民提供邻里沟通、信息交流、互动共乐的活动场所。“改造成服务站后,给我们这些老年人增添了不少乐趣,有空的时候就想来这里坐一坐!”正在下棋的伯伯笑呵呵地讲道。由此可见,此次架空层改造不仅提升了小区消防安全管理水平,更是满足了老百姓的精神文化需求。
最近,钱塘区临江街道正在不断挖掘小区、公寓等闲置边角,新增智能充电桩和防火分隔墙,合理规范电瓶车充停场所,有效降低火灾事故风险。接下来,将进一步加强电动车巡查和宣传教育,建立长效监管机制,打好架空层持久保卫战,全力保障辖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通讯员:朱依颖)
改造前
改造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