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全的热点资讯 有志青年的精神家园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社会 > 正文

把准“关 隘”,基层减负行稳致远

时间:2024-08-27 16:42:03 来源:中国新闻资讯网 浏览量: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强化制度建设与执行,统筹为基层减负和赋能,持续精文简会,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基层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神经末梢”,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一些地方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如同无形的枷锁,束缚基层干部手脚,影响基层治理效能。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为基层减负,以“点线面”贯通,实现基层减负“一子落”,基层治理“满盘活”。

  逆转“形式”向“务实”。基层负担重,重在消息繁杂。多软件建群、多渠道通知,要求群消息接龙、时时回复,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悄然而生。一方面要接收上级的群消息,另一方面又要关注居(村)民群中的群众诉求,让一些基层干部应接不暇。针对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要进一步规范工作群管理制度,合并、解散不必要微信群,精简群数量,统一使用赣政通等政务软件,将办公软件与社交软件有效分开。同时,对在使用的工作群明确消息通知的相关机制,不得随意单句通知、一件事多头通知、多消息同时接龙等,不让基层干部工作时消息“响个不停”。

  走下“台前”入“乡间”。基层负担重,重在工作内容重复低效。基层干部不仅处在各项工作落实的“最后一公里”,而且承担着为民排忧解难的“一线硬任务”。精简基层的文山会海,基层干部才能有更多机会倾听来自群众的声音,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上,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才能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增强,才能让减负的成果最终惠及人民群众,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对工作任务进行规划,优化上报表格内容、要求,排除重复工作,对过度留痕的工作进行预警。同时,减少会议次数、精简会议时间,利用会议期间听取基层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协商工作推进方法,为会议后的抓落实腾出时间,推动基层各项工作高效精准落实。会议少了,解决的实际问题多了;填表少了,干实事的时间多了;“表面文章”少了,到一线历练的机会多了,才能把基层干部从提供材料的忙乱中解放出来,从名目繁多的痕迹管理中解脱出来,让广大基层干部走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邻里楼栋,全神贯注干工作、心无旁骛做服务。

  不但“履职”更“尽责”。基层负担重,重在减负监管落实不到位。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我们既要在狠抓落实、提质增效方面下功夫,防止形式主义卷土重来的可能,又要对形式主义新变种、新动向保持高度警惕,防止形式主义“改头换面”、重新出现。要进一步健全基层减负常态化监督机制,加强监督把控,才能推动基层减负工作走深走实,取得更大成效。要坚持标本兼治,建立督查防范机制,持续做好破除基层形式主义的“后半篇文章”,要将基层减负督查工作合并到日常督查工作项目中。要开展随机督查,深入村、社区一线对减负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听取基层对基层减负工作的评价,切实查看基层减负工作的效果,对典型问题要严肃查处、通报曝光,及时纠正随意增加基层组织负担的行为,确保减负工作落到实处。

  (南昌市西湖区丁公路街道 廖易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