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鹿城区仰义街道针对应急消防体系短板弱项,以“三大体系、三个环节、三支队伍”为抓手,着力打造街、村、企、网格“上下贯通、左右协同、平战结合”的工作架构,推动基层应急管理和消防工作覆盖到最小单元,全面融入“141”基层治理体系。自体系建设以来,实现安全生产事故零发生,火灾起数同比下降35.89%;相关做法获公安部王志忠副部长现场高度肯定。
压实三大体系,完善组织架构。一是重塑指挥体系。深化应急消防“1+6”管理模式,构建由一把手亲自抓、党委委员统筹抓、分管领导直接抓的高效协调工作机制,下设应急消防管理站为指挥枢纽,归集专职消防队、综合应急救援队、村社志愿队等各方力量,一站统筹森林防灭火、抗台防汛、应急救援等重点职能。二是织密责任网络。纵向细分隐患风险等级判定标准,结合辖区出租房众多的现状,根据出租房容纳间数与租客数量,统一划定风险等级,专职网格员、网格指导员、科室站所分级挂钩负责;横向聚焦行业领域较大风险,按照“三管三必须”原则建立权责清单,科室站所包干负责,实现辖区6990家主体单位全部责任到人。三是配强应急力量。优化调整62个网格10个专属网格,根据产业分布情况和重点风险管控区域,在电镀基地、群租房等区域划定应急消防专属网格,引入68名企业负责人、十户长、物业管理员等作为驻点网格员;把握起火初期五分钟可达要求,新增20个微型消防站、1个三星级微型消防站,进一步增强火灾初期处置能力,打造“5分钟作战快速响应圈”。
优化三个环节,贯通工作流程。一是风险闭环流转。推行“提级督改”流转机制和15日办结制度,构建以“网格员-网格长-联村领导-应消委”为主责主体的联动链条,依据风险等级、行业类别将隐患分级流转至责任人,其中较大隐患或15日未办结问题提级至应消站统一处置,重大隐患由街道联合执法推进整治。截至目前,应消站累计流转整改隐患362处,开展联合执法21次。二是隐患分级督办。创新“政府把关+企业评分”双边考核机制,围绕社会化服务机构的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实行“ABCD”分级管理,每季度动态晾晒排名,其中连续2次被评为D级的机构列入街道第三方服务机构信用“黑名单”,倒逼企业提升整治效能。截至目前,已开展10轮双边考核,对50余家企业开展重大隐患督察,约谈服务不到位的社会化服务机构3家次。三是经验总结提炼。每月召开网格安全专题分析会,围绕未按期整改、多次反弹的隐患或是重大风险,由网格长、相关站所、应消站逐一总结情况、分析短板,梳理形成“网格员安全学习手册”,同时不定期邀请安全专家进行现场答疑,分析行业领域典型事故案例,推动理论知识与实战经验融会贯通。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分析会5场,复盘形成优化举措12条。
建强三支队伍,强化硬核支撑。一是技防实训赋能精干专业队伍。重点倾斜优秀执法人员力量,高标准配备专职人员6人,按照“逢查必培、逢患必培、逢新必培”要求,常态化开展专家授课、现场教学、经验讨论等培训43场,有效提升队伍专业知识和应急作战水平,在编干部执法持证率达83.3%;街道在市首届乡镇街道综合应急救援队伍技能竞赛中获团体第二名;获评温州市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二是一村一图强化末端处置能力。以提升村社群防自救能力为核心,将16支村居应急突击队统一纳入应消一体培训,量身绘制村级火灾防控图,梳理制定21类场所检查清单320项,实现“一村一图、清单指引、专职指导”。今年以来,举办有限空间、防汛抢险等应急演练15次,后京村应急突击队及时扑灭初期起火2起。三是联合互助提升隐患群防群治效能。成立企业安全生产互助联盟,引导72家企业联合出资成立园区巡逻队伍,由企业管理、安管员等工作人员周期性开展全域巡查,同步按照行业特性组建6个互助小组,重点围绕本行业安全生产“负面清单”开展互学互查。今年以来,已开展68次夜查夜巡,发现并处置夜间安全隐患483条,及时扑灭企业初期火灾4起。(赵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