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专家技术检查员的陪同检查,我们在安全生产上很多的问题和不足之处都能得到排查和解决”。
“感谢我们的执法人员,这次检查的同时我们也了解到了很多法律知识……”。
某锅炉有限公司负责人感慨道。
近日,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治理部联合区综合执法局及消防大队,在某锅炉有限公司进行了一场企业安全生产执法“大体检”,各部门协同配合,此次联合执法检查行动顺利进行。区社会治理部主动响应“综合查一次”的要求,牵头相关职能单位对企业开展联合执法行动,这种“一站式”检查方式有效避免了多头检查、重复检查对企业正常生产的干扰,极大地提升了多部门对企业日常监管的效率。
为切实保障企业生产安全,区社会治理部积极探索并成功实践了“引入外部监督”、“最多改一次”以及“执法加普法”的工作模式,确保企业的生产安全不留死角,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防线。
引入外部监督,切实提升执法公信力
在本次执法检查行动中,区社会治理部特邀安全技术公司的两名专家作为社会监督员和兼职技术检查员。社会监督员对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是否廉洁、过程是否公正、公开、透明进行监督。兼职技术检查员则及时向企业反馈了详细的整改建议,并为企业现场解答涉及隐患问题的法律法规依据和引用的标准。
在日常的执法检查工作中社会监督员的主要职责是反映公众对执法的意见、建议,提供违法行为和风险隐患线索;等。而兼职技术检查员除了现场检查、取证之外,还参与事故调查和行政许可技术审查;案件讨论,送达执法文书,执行执法决定;检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和法律法规执行情况;宣传法律法规,执行行政执法辅助工作等。
自引入外部监督机制以来,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治理部分别聘任了10名律师、高校教授、行业专家、企业管理人员等领域的专家作为应急管理行政执法社会监督员和兼职技术检查员,顺利开展了四次监督工作,维护了执法检查的公正性、透明性、专业性、提升对重点领域检查工作的针对性,切实提高区社会治理部的执法公信力,为经开区的安全稳定和企业的健康发展构筑坚固防护墙。
创新执法理念,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
执法检查并非仅仅局限于发现问题,更注重问题的解决之道。执法检查人员和兼职技术检查员深入车间和重点区域,细致排查安全隐患。检查结束后,执法人员现场列出隐患清单,开具限期整改指令书,并对隐患进行评估分级:主要分为一般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并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沟通个性化整改方案,指导企业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内容,明确限期整改要求,到期安排执法人员进行隐患整改落实情况的复查。
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治理部秉持“最多改一次”的执法理念,指导企业及时整改问题,跟踪企业整改情况,做好收尾善后工作。截至目前,区社会治理部已检查企业1214家次,发现隐患5276处,整改完成4733处。“最多改一次”的创新执法理念旨在为企业减负、提高执法工作效率,为更有效保障企业安全生产提质增效,营造更优质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安全根基。
执法普法并行,共绘安全生产蓝图
在执法检查中,执法人员既是严格的检查者,又是热心的普法宣传员。他们在现场对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普法教育,发放普法宣传资料,深入普及关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知识及其重要性。
通过多场专题培训和宣传,企业员工的法律意识得到显著提高,推动了企业实现从“被动守法”向“主动守法”的转变。对于法律意识相对薄弱的企业,执法部门还邀请注册在辖区内的专业安全服务机构进行免费授课,进一步强化企业的法治意识。截至目前,区社会治理部向企业发放各类安全生产指导材料5000余份,指导服务企业1214家次。该区社会治理部通过“执法加普法”双轮驱动,成功实现了从“管理型”到“服务型”、从“刚性监管”到“刚柔相济”、从“事后监管”到“事前指导”的转变,为区域经济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接下来,我们将持之以恒探索执法工作的全新征程,与时俱进,全力确保全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执法人员表示。下一步,经开区社会治理部将定期开展执法人员集中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区应急管理安全生产执法信息化、精细化、规范化水平,为全区企业安全生产保驾护航。(肖青 梁丹)